第九百九十章 大都督府改五军都督府
金陵,武英殿。
朱元璋气色不错,情绪也挺好,对朱标道:“高丽使臣离京了吗?”
朱标恭敬地回道:“明日离京,今日还在采买货物,甚至还借贷了一笔银钱,以三千两的高价买走了一个望远镜。”
朱元璋笑得很是舒畅:“将望远镜拿出来发卖确实不妥,但鉴于我大明有更好的望远镜了,将这单筒、又看不甚远的望远镜卖出去也无妨。据顾小子说,哪怕别人知道了望远镜的奥秘,也未必能打造出来高质量的玻璃,拿来换些钱粮是好事。不过这钱,东宫可不能全占了……”
朱标赶忙说:“父皇放心,东宫只占三成,母后那里也占三成。”
朱元璋皱眉:“剩下四成呢?”
朱标回道:“一成是顾青青的私房钱,其他三成则交格物学院,支持格物学院的研究。”
朱元璋想了想,也没在意。
顾青青留点私房钱很正常,这是她本来该有的,毕竟顾家有时候也需要帮衬,以东宫的名义总归不好,别看顾家风光,可花钱也多,顾正臣甚至还拿出过俸禄补贴给阵亡的军士家眷,这事朱元璋知道。至于格物学院那里,确实是个无底洞,到处都需要花钱,尤其是扩招之后,需要搞扩建,而且还需要在龙江船厂弄一个全新的蒸汽机制造厂……
朱元璋走至御案旁,取出一份文本递给朱标:“这元旦过了没几日,占城国使臣刚走了一波,那李承义就到了,此人倒是识趣,这还没上殿,便先一步将国书差人送到了宫里,来,你看看这国书。”
朱标接过看了看,眉头微动,看向朱元璋:“父皇,这是?”
朱元璋点了下头:“这李承义是顾正臣放在南洋的棋子,现如今,终于成势。南洋那里,已经开始了。”
朱标低头又看了看国书,回道:“父皇,这是好事。”
“是啊,好事,大福船换一座港口二十年,确实不错。若是以往,朕还会犹豫,可现如今蒸汽机船只越发有希望,搭配上火器,朕确实不需要担心大福船在南洋扎堆出现。”
朱元璋很清楚蒸汽机船只的厉害,凭着机动与火器,在面对寻常的大福船时,完全可以占据上风。
“这事朕同意了,另外,提醒下顾正臣,南洋事,无论如何都需要做得光明正大,人心在我。”
朱元璋言道。
朱标应声,然后问道:“云南昆明已是拿下,梁王已被擒,颍川侯等人正在快速清扫梁王势力,各地土司纷纷归顺,唯有那段氏,有抵抗之心。父皇,云南那里可需要其他安排?”
朱元璋摆手,漫不经心地说:“不需要任何安排,傅友德、沐英他们自然会处理好。朕要的是整个云南,可不分什么梁王地盘与段氏地盘,只要在那一片土地上,那就是该属于大明。归顺则已,不归顺,那就让他们打吧。”
现如今的朱元璋对云南战局很是自信。
曲靖、昆明,这都没损耗大军多少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段氏还敢蹦跶,那就是纯属找死了。
朱元璋坐了下来,对朱标道:“朕这段时日一直在想,军权过于集中并不是什么好事。故此,欲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你意下如何?”
朱标肃然道:“儿臣以为,分权可行。”
现在的大都督府掌握着军中大权,兵部不敢说是空架子,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加上兵部尚书来回换人,又是文官为主,没什么军功,根本没资格与大都督府说话,面对一干勋贵时,只能低头。
这个时候改了大都督府,对于后续治理兵权有帮助。虽说这样一来容易让勋贵不安,但分权总好过分脑袋。
皇室有了安全感,勋贵才能过得舒坦不是。
朱元璋见朱标没异议,便点了下头:“你来拟旨吧,另外,格物学院正筹备将大蒸汽机安装在宝船之上,这事你亲自跑一趟,以表皇室对此事的重视与支持。”
朱标领命。
内阁的出现,让朱元璋可以从容处理诸多政务,虽说每日还需要伏案许久,但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朱标现在完全胜任。
军略!
朱元璋再次拿出顾正臣交出的世界舆图,以前自己的目光只体现在大明周边,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舆图才发现,大明其实并不算大。
扩大疆域,实现疆域上的空前扩大,这事对于朱元璋来说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何况蒙古帝国当年有多大,这才多少年,还不是分崩离析了?
朱元璋并不太希望大明穷兵黩武,年年征战不休,而是希望在现有国土的基础上,解决东北、西北、西南问题之后,将边境向北推一推,之后确保草原上的骑兵不再南下,这就差不多了,真正决定大明国运与根基的,是华夏子民的数量,而决定华夏子民数量的,是粮食……
美洲!
朱元璋盯着那里,十分渴望能早一点将高产粮食弄到大明来,唯有如此,大明才能养得起更多的百姓!
顾正臣啊顾正臣,洪武十三年了,你还有一年又十个月,南洋的事,该开始了吧。
元宵节刚过。
一封情报便传入了占城的南北港,陈祖义海贼团在马六甲海峡出没,接连抢掠了十六艘商船,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