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还是美滋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太却故心人,却道故人心易变。
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里面几乎算得上是必学的一首诗,作者是一个有文化的建奴,纳兰容若。
尤其是开头的前两句,在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已经快被用到泛滥的程度了。
现在莽古尔泰就有这种感觉,觉得黄台吉的心已经变了。
以前老汗努尔哈赤还在的时候,黄台吉是多么的团结兄弟,多么的兄友弟恭,多么的那啥那啥。
反正以莽古尔泰那少得可怜的词汇,实在是形容不出来黄台吉当时的美好,更形容不出来现在的的黄台吉是有多么的恶毒。
这黄台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像现在这样儿的呢?
莽古尔泰抓破了头皮,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远在大明京城的崇祯皇帝则是觉得除了傻逼两个字以外就没有别的词用来形容自己了。
实在是太傻了,明明是在起点穿越者培训中心培训过的,可是上课的时候就是没有好好学习,搞到现在连那些著名的煤矿分布在哪儿都不知道。
就知道从后世的澳洲,现在的新明岛上玩了命的往大明弄。
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儿的好消息,最起码大明的人口一下子少了四五十万,都跑到了新明岛上去了。
整个大明从上到下,尤其是陕西那边儿和松江府的大小官员们,简直有种想要弹冠相庆的感觉。
四五十万人,每人每天吃掉一斤粮食,就得四五十万斤,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算,四十万斤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六十四万斤。
这就是三百二十吨。
而这仅仅是一天的消耗量,每个人每天也不止是一斤粮食就能喂饱的。
如果说来个一个月,那就是近千吨的粮食,想想都吓人。
这四五十万人跑到了新明岛上,大明本土的压力一下子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轻了。
能不轻么,每天少了三百多吨的粮食消耗,这三百多吨粮食再掺上些麸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又能养活几十万人了。
六十多个州县受到了地龙翻身的影响,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可就算是把命给救了。
当然,这六十多个州县再怎么搞,也不能违背了一条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得想办法让更多的大明百姓去新明岛,同时还得让百姓们多生孩子多种树。
多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
而揣摩上意向来就是为官之道,有了崇祯皇帝的指示,下面的官员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也多亏了前边老杨家和老李家的不断努力,世家这么个奇葩的产物,在大明朝根本就没有多少的话语权。
唯一一个千年的世家孔家还被怼死了。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说话的份量也就更重了。
崇祯皇帝现在无比关心的事情就一件——辽东到底怎么样儿。
不可能说你黄台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你把大明当成什么了?
城门口?
就算是这一次没办法彻底的怼死黄台吉,那也得把丫的胳膊给砍一条下来!
崇祯皇帝暗自发着狠,张惟贤和崔呈秀就被召进宫中奏对了。
前面有万历三大征的案例在那儿摆着,崇祯皇帝实在是没有胆子现在就大军压境,把所有的赌注都押上去怼建奴。
毕竟除了万历还有杨二陛下怒怼高句丽的前车之鉴。
张惟贤和崔呈秀进宫之后,看到的就是崇祯皇帝那张阴沉的能吓死人的脸。
但是张惟贤和崔呈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辽东战事,尽托于孙承宗,而崇祯皇帝又离不了京城——如果一定任性的去辽东也没有问题,大军开拔什么的一应花销就只能指望内帑了。
至于再等上几个月,等到秋税收上来后再去辽东?
黄台吉就算是头猪,那时候也够他从大凌河跑回沈阳城去了,更何况黄台吉怎么着也得比猪强点儿不是?
见张惟贤和崔呈秀已经到了,崇祯皇帝便示意王承恩将锦衣卫由辽东传来的急报递给两人看。
等到两人看过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两位爱卿以为方今局势如何?”
张惟贤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与建奴大规模决战,但趁机断其一臂,却是应有之意。”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问道:“如何断其一臂?”
张惟贤道:“科尔沁!科尔沁的那些个狗东西这一次也是跟着黄台吉到了大凌河的,其族中留守之民必然不多。
到时以我大明骑兵加上扈国公所部,足以彻底打掉科尔沁左翼,到时挟大胜之威,再直接向东,将辽海卫与铁岭卫收归我大明,彻底断掉建奴北逃之路!”
张惟贤说完,崇祯皇帝已经起身走向了挂在屋子里的地形堪舆图。
看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发现张惟贤的话并没有说完。
向东收回了辽海卫和铁岭卫之后呢?
除了这种象征性的意义之外,下一步的动作必然就是收复当年丢掉的奴尔干都司,对建奴形成全面的包围,进一步的挤压建奴的生存空间。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否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