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护军都尉有丞相之资
“大王,如今属于秦国的人才可不仅仅只有原秦国的人,还有着赵地的人。”杨明道。
“你的意思了?”闻言的秦王政神色一正,他知道杨明的政务方面极为擅长,此时杨明主动与他说起政务方面的事,他自然要好好听听杨明有着怎样的高见。
护军都尉府,这个杨明在政务方面的唯一的、也是堪称完美的作品,在秦王政的心中还是有些不轻的分量。
“如今赵国最有活力的青年以及最能打的壮年之人大多数都在赵军降兵之中,赵地的精华可谓尽在其中。”杨明道。
“攻打燕国之事,可从这些降兵之中挑选出一万精锐来作为攻燕的前锋,这既是一个作战的过程,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在作战的过程中,可以筛选出可以为我们秦国所用的人才来,在平定燕国之后,可夺取燕国的权贵之田宅,作为赏赐,分赐给这个作战有功之人,让其在燕地置办上家业,成为我们秦国在燕地统治的基础。”杨明道。
“夺取权贵之田宅?如此做难道不会激起燕国人的反抗吗?若是这一方面不是问题,那为什么不在赵国也执行此方面的策略?”秦王政追问道。
如何处理灭六国之后的权贵问题,秦王政一直是十分头疼的,若是直接将其灭之,必然会引起剧烈的反抗,但若是听之任之,那秦国辛辛苦苦攻灭六国又是为了什么?
还有,杨明方才所说分封田宅给诸多将士,更是让秦王政心生警惕,眼下虽然攻灭六国的大业才仅仅走出
在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个统治者,秦国攻灭诸国,不仅是为了秦国的秦王的权势,更是为了结束因为分封制而造成的五百年间的天下动乱与大战。
但杨明却提出了分封田宅,此时就有着这样的想法,那到统一天下之时,会不会想着分封天下?
对于杨明这样的大臣来说,分封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但那却不是秦王政想要看到的。
“燕国不同于赵地,赵地之人多勇烈之士,对其当以安抚为主,至于燕国吗?燕国可是从来不以勇烈著称的。”杨明道。
所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当下这个时代,燕国更多的还是蹭了赵国的光,八百年的惰性已经让燕国从上到下都散发出一种腐朽的气息,唯有在那个帝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达到巅峰之时,常年承担着对抗游牧民族侵扰
“那分封之事?”秦王政追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不是分封,只有分田宅。”知道对分封之事是何等敏感的杨明强调道。
“那官员的事情如何处理?”秦王政问道。
“小权放任,大权拢于手中。”杨明道,这也是他的试探。
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对于百姓的盘剥越来越重,成为了灭国的主因之一,其中的原因固然有着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秦国无休止的对外扩张和大规模的工程劳役,但其中也有着一个官吏队伍迅速夸大的原因。
世人都只以为秦法严密,但却不知道,秦法能够做到如此严密,是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吏体系去支撑运行的,因此帝国是需要供养这个官吏体系的,其所消耗的资源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在此时的世界上,唯有秦国能够在这个遥远的时代培养了如此一批庞大而正规的官吏,在那遥远的西方,却直到近代后才开始建立这样的官僚体系,其中的差别可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在当下这个时代,并不先进的农业社会之中,它能够创造出的价值,还支撑不了秦王政的宏图大业,明明只有四匹马,却被强迫着拉秦王政规划中的帝国车架,在不想被累死的情况下,只能尥蹶子。
杨明将已经跑远的思维拉回了现实,如果有可能,杨明还是想要避免那场席卷天下,将整个国家打的残破不堪,其残酷程度比七国间二百多年间的混战都要来的巨大的战争。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杨明对秦王政有着多么忠心,纯粹是杨明不想让天下再现动荡而已,战争之中,是真正的要死人的,尤其是帝国崩塌后的那种毫无节制,毫无底线的战争。
秦国若是能够承担好帝国的使命,又何必再有别的帝国。
“如何小权放任,大权拢于手中?”秦王政问道。
“底层以本地治理本地,县、郡之权归于手中,除了以赋税为核心的财权与军权之外,别的权利可以适当的下放。”杨明道。
“权力?”秦王政沉吟道,杨明的话语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是相当的丰富,哪怕是他也要好好思考一番。
“大王若是觉得不放心,其实可以先以燕国之地作为尝试。”杨明道。
“理由?“秦王政直截了当地问道。
“燕地地处边陲,自身力量又弱,哪怕是引起了什么变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大军可以轻易的平灭。”杨明道。
“这倒也是,你再给寡人细说细说。”秦王政心中一动道,燕国,正如杨明所说,是一个可以折腾的地方,因为那里反噬的力量太小了,不像赵地这样的地方,一不小心会掀起哪怕是秦国都要严阵以待的动荡。
在杨明与秦王政探讨着问题之时,本来还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故居的赵姬已经来到了窗户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