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狠角色
.,
不轻不重的,圣上把茶碗按在了桌面上。
先前议立太子一事,御书房里伺候的小内侍们早就被打发出去了,只剩下韩公公一人。
韩公公见多识广,如此动静也吓不着他,依旧恭恭敬敬站着边上,借着圣上看不到神色,悄悄给傅太师打眼色。
——千万别说过了,差不多就行,真叫圣上下不来台面,吃亏的还是傅太师。
傅太师哪会不清楚,踩着水边刺了圣上一句,不至于真把鞋子蹚河里去。
圣上缓了缓,见傅太师沉默了,也没有再追究,压着气,道:“永王什么样子,太师难道不知道?他不顶用,也半点儿不想顶用,朕不想着他给朕分忧,别给朕添堵就不错了!你再换了人选。”
傅太师摆出一副思量模样。
所谓人选,能想的早就都想了,迟迟无进展,实在是寻不到合适的。
又要身份又要本事,京城的皇亲公侯,能担重担的虽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可偏偏,还要考量平衡二字。
虽不知缘由,圣上不想立三殿下,那与孙睿紧密的恩荣伯府那一派,都不能担催漕重务;
同样,孙祈恐也不是圣上首选,若不然,让孙祈去催漕,避开京中近来纷争,又让他再累功业,等南陵打下来之后,添上一个“立长”,就能把孙祈定下来。
这么一算,孙祈那一支的也要排开。
总共那么几支签儿,东抽出几支,西拿走些,留下来的,惨!
左看右看,还真就不如永王爷,反正不要他做实事,就王爷那身份,往哪儿一坐,比尚方宝剑顶用,再从各个衙门里抽调厉害机灵人……
傅太师摸了摸胡子,既然退到了只寻一把宝剑,那……
“平远侯府世子金珉,”傅太师抬眼,“老臣以为勉强可担此任。”
圣上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无奈的,嗤的笑了:“老大人今儿个是跟永王杠上了吧?”
傅太师一本正经道:“您不是说永王爷不做事,您看着就不满意嘛,既然永王爷不替您分忧,就叫他舅哥来出力,您说呢?”
圣上哼了声。
金珉此人,担的是世子名号,可年纪并不小,平远侯府世袭罔替,永王妃又是金珉的亲妹妹,金家是正儿八经的皇亲,与寻常公侯人家又有些不同。
上头老侯爷还在,他也就没有承爵。
其中缘由,背后也有金珉命硬的说法,他成亲后,几个儿子都夭折在襁褓之中,直到很多年后有了长平县主,再添的那几个男娃才算养住了。
老侯爷不敢随意改变现今的格局,总归他身体还硬朗,且等几个孙儿都成人了再讲传承之事。
“金珉经验不足,能力嘛……”圣上迟疑着。
贵如平远侯府,老侯爷早不参与朝事了,金珉年轻时在中军都督府里熬了些资历,后来退了,这几年很少议政。
“当个督办也够了,就是要挑几个能办事儿的。”傅太师道。
傅太师也不是瞎琢磨出来的。
几位国公爷,不是跟成国公一样身体吃不消催漕辛苦的,就是和卫国公府似的,惹了宫里怨气,圣上近几年不愿意抬举的……
还有一位宁国公,皇家驸马,贵是够贵了,厉害也是足够厉害了,可哪有小公爷在外头辛苦了一整年,回京没几天又把老公爷派去做辛劳事儿的,圣上愿意,皇太后和长公主那儿肯定有怨言。
算来算去,还不如就金珉去,金珉生得不怒而威,却不是一意孤行、唯我独尊的性格,边上办事的辅佐之人只要安排妥当,一路上不会出乱子。
圣上其实也明白,道:“那办事儿的狠角色呢?爱卿可有想法?”
傅太师道:“户部左侍郎李丰、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黄印、工部侍郎右徐砚,再从军中挑几个能对付三教九流、压得住场面的,便可行。”
“哦?”圣上一副洗耳恭听样。
傅太师解释道:“催漕一事,户部职责所在,必要前去,且能亲眼看看,底下州府的收成是否和官员报上来的一样,明年赋税怎么收,也能有个简单的预算;
黄御史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前回查办两湖,硕果累累,由他出面,对一路上的大小官员都是警示,一旦有人为一己之利不配合催漕,黄印便能依律处置;
徐砚亦有两湖经验,江南也是朝廷粮仓,长江下游水利状况不能放松,叫他带人沿途看看,当是未雨绸缪。”
圣上听完,没有很快给出回复,只道:“让朕再想想。”
傅太师闻言,行礼告退,人还未退出去,又被圣上叫住了。
“就依爱卿说的,让李丰、黄印、徐砚先写个折子,列一列章程,朕先看看。”圣上道。
傅太师闻言,自是应下。
他今日到御书房,太子之事本就把握不大,只想摸一摸圣上的心思,真正要敲定的还是催漕,有立太子铺垫在先,圣上不会再驳他面子,把催漕人选也否了。
总算有所成效。
傅太师背着手,眯着眼,往文英殿走去。
御书房里,圣上慢条斯理饮着茶。
他并不满意金珉,可也确实没有其他人选了,他倒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