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瞎弟弟1
优美,很适合养老调养。因为眼睛的原因,当年温母担心易怀谦住在人多的地方不习惯,就搬家到了这里。
算起来,温绥在这里住了六年,直到大学毕业才搬出去,住到现在那个公寓里。她曾经的家在三楼,一整层都打通了,温绥从电梯上了三楼,找出钥匙打开大门,抬脚走了进去。这里已经很久没人住了,打扫的干净,家具摆设之类都用防尘罩子罩了起来。
这个家给她带来的记忆不美好,或者可以说那是她最难过的一段记忆,但时隔多年,甚至是时隔一世再来这里看,温绥发现自己从前对于母亲的怨恨,都和这个旧居一样蒙上了一层灰,变得不太清晰了。
<strong>auzw.com</strong> 左边是她曾经的房间,隔着走廊,另一边是易怀谦的房间,还有他用来练琴的一个琴房,对面则是温母的房间。
温母三年前病死了,她死前明确把这套房子留给了易怀谦,但是易怀谦却并不要,而是用自己父母留下来的遗产购买了这栋房子的第四层,也就是这里的上面一层作为自己的居所。至于这一套房子易怀谦说要转给温绥,但三年前温绥并没有接受。她的母亲不想给她的东西,她也不想要,更不想住在易怀谦附近。
看了一会儿,温绥又退了出来。她这次没有坐电梯,就从楼梯上去了第四层。第四层依旧是打通的一套房,大门关着,温绥站在门前,拿出了钥匙。是的,当年易怀谦搬到这里来的时候,给了她钥匙,她虽然收下了,但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用上,好在她还记得钥匙放在了哪里,到底给翻了出来。
用钥匙打开门,她走了进去。
易怀谦这套房子比下面没人住的房子更冷清,家具很少,摆设几乎没有,所以看着显得很空旷。温绥没来过这里,她在玄关站了一会儿,从鞋柜里拿出了一双软底拖鞋换好,走进了客厅里。
这里没有电视,只有客厅一角架着一架钢琴。地板上铺着毯子,桌椅柜子的角都打磨的圆润,房子内部构造横平竖直没什么花样。温绥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易怀谦看不见。
温绥在房子里转了一圈,停在了疑似易怀谦的主卧门前,门是紧闭着的。她看了一眼手机,觉得这个时间易怀谦也许在午睡,于是她又来到客厅,坐在了沙发上,准备等他醒来。
长出一口气,她缓缓倒在了沙发上,眼睛盯着头顶的吊灯。
她和易怀谦的……孽缘应该从哪里说起呢。
大概是十年前,她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忽然带回来一个双目失明的十三岁男孩子,说要收养他。
这个叫做易怀谦的男孩是温母的恩师易陶遗孤,很巧合的,易怀谦故去的母亲还是温母同宗族不同支的一个姐姐,只不过那一支在那位姐姐死去后已经没有人了。
因为有这个渊源,当时父亲也答应了收养易怀谦。温母说,易怀谦是跟着父亲飞去维也纳进行钢琴演奏的,谁知道出了事故,易怀谦的父亲易陶去世,易怀谦也双目失明。他本就失去了母亲,现在父亲也没了,并且父母双方都没有了亲人,无人能收养。
温绥最开始也是决定与这个身世坎坷的弟弟好好相处的,但是很快就出事了,她性情刚烈的父亲不知从哪里知晓了母亲其实一直恋慕着老师易陶,到现在还在为了他而伤怀,于是和母亲大吵一架。
之后两人开始三天两头的争吵,父亲一怒之下接了工作去非洲进行拍摄,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对于父亲的死,母亲表现的并不难受,她甚至是松了一口气,从那之后,她好像再没有了顾忌一样,对易怀谦越来越好,几乎将他当做了亲生孩子疼爱。而对于她亲生的温绥,态度却冷淡漠视,与易怀谦相比,温绥好像才是个那个被收养的孩子一样。
也就是从知晓父亲死讯时起,温绥开始深切的仇恨自己的母亲,连带着易怀谦也成为了她深恶痛绝的对象。
十六七的年轻孩子们总是无比敏感的,在他们的世界里,满是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和不被人认可的痛苦迷茫,因为痛苦因为煎熬,所以能理所当然的迁怒,将自己感受到的痛苦毫不犹豫的转达到别人身上,以达到发泄的目的。
她和母亲争吵,用最叛逆的姿态面对她,只有看到母亲大发雷霆或崩溃大哭,她才能得到一丝快慰。
而对于易怀谦,她的感觉无疑是复杂的,从他进入她的家庭,她原本完整的家庭渐渐破碎,变得面目全非,所以即使知晓易怀谦在这一系列事情中是无辜的,她也无法做到不迁怒。
于是她对易怀谦试探的示好置之不理,漠然的对待他远离他,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理会。后来渐渐的,易怀谦大概也明白了,不再试图靠近她,而是保持着一种在她认可中的安全距离,两人就这样维持着一种比陌生人还疏离的关系,直到如今。
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几年,却连话也没说过几句。
其实从上辈子起,温绥就有这样一个疑问,她自觉和易怀谦的关系不好,那为什么在后来,就连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