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安全部的使命
不让别人来接,那只好我们安全部自己来接了。你要知道,近两年进来的新人还有好多根本没见过你,正好趁着这机会让他们认识认识部门老大。”
何夕感叹道:“何尝不是啊!我手底下的人去年也换了不少,派了龚十七去浙江,把广州这边的精英班底也划拉了一多半给他,现在跟着我的倒是也有不少新人。”
说到这个话题,郝万清也想起一事来:“你身边那些人的档案我也看过,怎么你对‘十七’这个数字好像情有独钟啊,走了一个龚十七,又招了一个徐十七进来。”
何夕摊手道:“纯属巧合啊!当然我挑人的时候的确是被这名字吸引了注意力,不过后来看小伙子人也挺机灵的,便留下了。”
龚十七无疑是何夕手下第一得力干将,安全部在两广执行的大部分特勤任务都是由龚十七带队完成,这几年下来所立下的功劳着实不少。只是因为安全部门的性质比较特殊,他的这些功劳并不会有得到公开嘉奖的机会,但内部的升迁机会倒是不会因此而耽误,去年海汉发兵攻打舟山,龚十七便已经随军北上被派往了浙江,负责当地的情报工作。而何夕手底下的特勤队因为调拨了部分人手给龚十七,也不得不从新人中选拔了不少人补充进来,郝万清提到的徐十七就是其中之一。
闲话扯完,何夕便把话题回到了正事上:“本来上一周就该回来的,但广州那边有点事情耽搁了,现在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郝万清道:“目前已经跟警察司和陆军成立了联合指挥部,不过我们的人手有限,所以外勤事务大部分是由那两方负责。现在是交给林楠和张千智分别负责接洽。”
“那现在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何夕问道。
“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对这次涌入三亚的外国人实施有效监控了。”郝万清叹口气道:“这次起码有五六千外国人是冲着典礼来的,这些人当然不可能全都是来看热闹的,少不了也回混进来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以我们现有的人手,很难监控全局。”
海汉之前对外国人的监控识别,主要还是通过港务部门登记、公安部门把关、情报部门筛选信息进行识别这么三个步骤来实施。新移民到港都要经过数日的审核程序才能得到下一步的安置,那自是最为严格的一类。到港的商人、水手、务工者、学者,也通通都需在入港后办理手续才能登岸,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监控起来倒也不算太难,但此次庆典期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相关部门想要保持有效的监控就有不小的难度了。
安全部为此也想尽办法,将各地的精干人员提前调回三亚,与军方警方合作布控,力求在庆典期间维持好三亚当地的治安稳定和情报安全。
何夕对此倒还显得比较乐观:“其实外国人还是比较好监控,南洋和西方人的外貌特征都比较明显,本地民众以汉人为主,这些外来人走到哪里都很显眼。我们倒是要多放一点注意力在那些华裔身上,我记得一月破获的西班牙间谍案,案犯就是华裔吧?”
“没错。”郝万清点点头道:“那个案子里除了一个居中跑腿送信的阿拉伯商人之外,几个在本地潜伏的西班牙间谍都是华裔。这次到港的人员当中,华裔或者是混血华裔的人员也为数不少。根据我们现有的统计,至少有三五百人之多,这些人只凭外貌语言,很难分辨真正的身份。何况他们如果是怀有特别的目的,那肯定在这些方面都会有所准备,所以我们目前还是对三亚实施了分级戒严的制度。”
所谓分级戒严,就是将三亚划作几个需要不同权限才能进入的地区,对外来人员分级授权,限制其在港期间的活动范围。比如类似通往田独的道路,或者是胜利堡附近,便必须要验证身份才能获准通行。这种办法虽然执行起来相当麻烦,但在当前这种治安环境下,安全部暂时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好在前几年的周年庆典中也试用过类似的管理模式,如今只需稍作调整,将监控的规模扩大一些就行了,倒也不用再另起炉灶。
说到外来者的身份识别问题,郝万清也向何夕提问道:“广东那边的监控网布置好了吧?”
何夕苦笑道:“说起来我这次迟了一周回来,也就是为了这事。”
要说最难监控的对象,毫无疑问就是来自大明的人员。这些年来自大明的人员除了商人和移民之外,也还有不少别有居心的人尝试过用各种手段混入三亚。这其中既有官府背景的锦衣卫、东厂番子、军中密探、衙门捕快等等吃公家饭的人员,也有来自民间的商业间谍,想来三亚捞金的大盗小偷,试图藏匿行迹逃亡而来的朝廷要犯。这些人一旦进入三亚潜伏下来,相关部门要将其挖出来还是相当不易的。
来自民间的这些人很难在源头端实现有效监控,但吃公家饭倒相对好办一些,何夕在广州经营多年,方方面面的人脉和信息网都运作得十分顺畅了,可以说地方上的任何衙门要派人去三亚,何夕这边基本都能在相关人员从广州出发前得到消息,然后利用海汉在信息传递手段上的优势,在其抵达海南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