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
丰朝立国以来,科举并非唯一进入仕途的途径,这国子监便是另一条途径。
国子监的监生在毕业后,可以通过考核或者举荐进入朝堂,只是担任的官职不高,而且也没有科举入仕的官员根正苗红,升官前途不大。
但是对于那些有父辈荫护,就想混吃等死的人来说,国子监正适合他们,在里面读两到三年书,出来混个闲职,不影响他们吃喝玩乐,还可以领着朝廷俸禄,何乐而不为。
这也是贡监瞧不上荫监的原因,他们的志向不同,有如此好的家庭背景,却不知努力,怎能不让人唾弃。
国子监对于温续文,目前来说有两个好处。
第一,县学和府学的先生学识有限,国子监的各位博士皆是博学多才之人,对他帮助更大。
第二,便是监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不需考核。
朝廷有规定,县学和府学的生员若想参加乡试,必须参加在乡试前一年举办的科试,科试成绩同样分为六等,只有考中头等和二等的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但国子监的监生不一样,他们不需要考核,直接就可以参加乡试。
而且不仅是贡监,那些没有功名在身的附监和荫监也可以参加,这便是国子监监生的特权。
只是他们很少有人会真的利用这个特权,毕竟科举考试可没人给他们开后门,都知道考不中谁愿意去尝试。
第二个好处对温续文作用不大,他要是连科试考核都过不了,乡试肯定也中不了,他看中的是国子监的博士,那些可都是名师。
......
一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温续文在路上,偶尔和李司祈聊天,大多数时候都在读书,倒是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待他看到盛京绵延千里,高大厚实的城墙,才恍然:原来他们已经到了盛京。
马车刚到城门口,就被拦了下来,原因是后面那几辆装货物的马车需要检查。
进城是有城门税的,但这只是针对商人,普通百姓并不需要交。
温续文和李司祈把朝廷给他们发的国子监录取通知书给城门的守卫一看,马上就被放行了。
顺利进入盛京,温续文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暗叹原来这就是国都,果真不凡,不论是繁华程度还是建筑规格都不是兴元府可以比的。
温续文和李司祈都没来过盛京,等刚才的兴奋劲儿一过去,两人就迷茫了,看着热热闹闹的街道,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不是说有人会接他们吗,人呢?
下一刻,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仔细打量了他们几眼,走上前来,小心询问道:“请问两位公子可是李公子和温公子?”
温续文一听就知道,这应该就是李成业说得会接应他们的人。
“正是,敢问阁下便是舅舅派来接我们的?”
中年男人见没认错人,连忙恭敬道:“表姑爷折煞小的,叫小的老吴就成,小的得老爷信任,在这里帮老爷看院子......两位少爷舟车劳顿,定然劳累,还请随小的移步去住处歇息。”
温续文点头,“尽管头前带路。”
李家的宅子离城门口不近,马车又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确实是个小宅子,只有两进,听说是两年前才买的。
温续文估计这是李成业专门买给李司祈的,让他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有个落脚的地方,又不是常住,就没有买太大。
两人路过一道门,走进后院,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确实累了,走进老吴早就安排好的院落,温续文把收拾行李的事交给何顺和张智,他自己走进房间,舒舒服服地开始睡觉。
去国子监报道的事不急,还有十天,国子监才会开学,只要在开学前报完道就行。
温续文这一觉睡了很长时间,直到天将黑,老吴派人来喊他用膳,他才醒过来。
到了前厅,李司祈已经在了,两个大男人吃饭没那么讲究,速度都不慢,一会儿就吃完了。
温续文说道:“我们来得比较早,时间很宽裕,不如明天休整一日,在盛京逛逛,后日再去国子监报道也不迟。”
李司祈点头,“好。”
他对于读书之外的琐事,并不在意,这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是温续文在安排,李司祈只管读书。
温续文觉得,他要是想把李司祈卖了,估计一点力气都不用费,让他自己跳进贼窝就行。
不过,李司祈也不是笨,相反他很聪明,他只是讨厌处理俗事,他的随从其实就是他的管家,帮他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
温续文一开始只知道李司祈无趣,也就是相处过后才知道,他是不通俗务,心思纯净。
两人说了几句话,就分开各自回房,温续文才睡了一觉,还不算困,便将前几日看的那几届会元的策问文章总结一下。
其实,温续文很想出去逛逛,只可惜这里是古代,朝廷设有宵禁,一更后便不允许出门,违者被杖责都是轻的。
没办法出去,只能写文章了。
他先写了一篇文章,然后又写了一点《后宅》,等感觉到困意,便让何顺抬热水来,沐浴更衣,上床就寝。
次日用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