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好了一切准备,只等着恩旨下来后进翰林院观政,可谁知康熙突然将他叫进宫,也没考较他什么,只是盯着他看了许久,便下旨封他做三等御前侍卫,令他在乾清宫当值。
二甲进士不入翰林,却封了个属于武官的侍卫,简直是前所未有之事。
虽说这三等御前侍卫乃是正五品,比七品的翰林院庶吉士品级更高,但二者的晋升方式却大不相同。
御前侍卫皆为八旗子弟,能经常出现在康熙面前,算是康熙的“自己人”,将来升迁亦是得走武职的路子。
但翰林院却是培养内相的地方,走的是纯文官的路子,若有出息的,将来或进六部,或入内阁。
虽说大清不太注重文武区分,很多武将出身的大臣也会兼任内阁大学士,但毕竟路数比不得正经翰林出身的,一向不招汉臣待见。
按明珠的分析,康熙是想让纳兰性德走纯翰林的路子,让他能得到汉臣的认可,才会特意提拔,可事实证明,明珠想得太多了。
康熙虽然注重汉人,但骨子里依旧有满人的傲气,他其实没那么在意汉臣爱嚼的出身论,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鄙夷的。
科举选仕固然是正道,但文章写得好的,就一定是能臣吗?
如今还未到海晏河清之时,大清内忧外患纷争不断,光靠文臣那张嘴,就能叫吴三桂投降吗?
拉拢汉臣归拉拢汉臣,但不代表康熙就要彻底顺从汉人治国的理论。
所以康熙提拔纳兰性德,是想让汉人能看到他的才华,是想让汉人知道,他们满人也能出这样的才子,而并不是非要纳兰性德去走汉人升迁之路。
纳兰性德虽然尚不能理解康熙的意思,但皇上亲口下旨,他又哪敢质疑?
当即便磕头接了旨,也不敢多言,跪着等康熙叫他退下。
谁料康熙却说道:“今儿索额图在朝会上说该给太子请个启蒙师傅了,但你阿玛却反对,他觉得太子年幼,容易被汉人给教乱了。朕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所以干脆叫你进宫,打今儿起,你就负责保护太子,也顺便给他多读读书。”
纳兰性德:……
皇上,您要不要听听您说的是什么话?
您明知道我阿玛反对此事,却叫我来给太子启蒙,这是觉得我们父子太过和睦了吗?
“奴才愚钝,只怕会耽误了太子。”
纳兰性德大着胆子想要推辞。
康熙摆了摆手:“你可是朕钦点的二甲第七,不要妄自菲薄。太子年幼,朕也不图你能教他什么,不过就是叫你给他读读书,也不拘经史典籍,趣闻杂记之类的也可以。”
简单点说,那就是康熙不是叫纳兰性德来给太子启蒙的,而是叫他来给太子读书讲故事哄孩子的。
这活儿原本是隆禧的,但康熙瞧着隆禧身体康健了许多,便想叫他出来听政,又怕胤礽失了陪伴会寂寞,故而才挑了纳兰性德进来。
这次纳兰性德听懂了,他正要应下,就听到殿后一阵骚动,随即一个小团子从里面蹬蹬蹬的跑了出来,直接扑到了康熙腿上,一转头,正好跟跪在地上的他脸对脸。
胤礽不认识纳兰性德,但架不住纳兰性德好看啊,只一眼,就叫胤礽忍不住瞪大上眼睛仔细去看。
纳兰性德进宫之前并无官职在身,故而只是一身寻常满人常服,淡青色的衣衫衬出了如玉般的气韵,虽然此时跪在地上,却依旧是一身傲骨高洁之气。
若单论相貌,纳兰性德及不上隆禧的眉眼如画,也比不上林抱节娃娃般的精致,他的眉眼和唇色都淡淡的,却有一种让人心折的儒雅清越。
胤礽虽然没见过纳兰性德,但这一瞬间却福如心至,立刻便猜到眼前这人定然就是那个即便是现代也被无数人推崇的清朝第一词人——
纳兰容若。
公子如玉,如圭如璧。
当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