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急着挂断电话的林书芒,没问清楚苏辛现在在哪,穿上鞋子之后才想起来给他打个电话。
好不容易到了研究所,林书芒心里的激动早就下去了几分。大兴土木了一个月,研究所的样子已经初现雏形。
可惜路没修好,这两天又刚好下了些雨,短短的一段路,竟让林书芒开出生存冒险的感觉。今天出了太阳,可惜刚降下去的温,还没让人舒服两天,就又把人烤得火辣火辣的。
“都在这儿了,你看看。”苏辛指着地上的大水盆对林书芒说道。
大红色的塑料水盆水装得满满当当,鱼尾一拍,让本就湿润的泥土,直接变成一小汪水洼。
“蠃鱼居然长这个样子。”林书芒对于蠃鱼的想象都来自于网络上插画家的作品,或者是明清文人的抽象绘画。家里虽然有人吃过蠃鱼,但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手机和相机还没有那么广泛。
“五对,公母对半。”苏辛比林书芒见得多,没什么惊讶的样子。
林书芒奇怪地抬头问道:“怎么会是这样,你没和他们说吗,配种的要不了那么多公鱼。”
苏辛和林书芒一样,半蹲下来,把手伸进大红牡丹塑料盆里,说道:“卖方市场,要买母鱼只能这样,我也没办法,你不要的卖给我,正好许久没吃了。”
林书芒手在水里晃了半天,才敢轻轻戳向一动不动的蠃鱼。
蠃鱼的模样十分怪异,长得就不像是能吃的样子,乌青色的鱼身,配上一对同色的翅膀。游动中,身上还有一条略隐略现的金属线条。
苏辛就没林书芒这样顾忌,大胆地抓住一条蠃鱼,原本安静不动的蠃鱼立即挣扎起来。林书芒也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抓起蠃鱼。
“力气这么大。”蠃鱼只有十多厘米长,尾巴却十分有力。林书芒双臂刚好把蠃鱼夹在中间,直让蠃鱼扇得啪啪作响。
好在还有一对翅膀,能让人的双手卡住,林书芒心想如果不是这对奇怪的黑翅膀,就凭蠃鱼这滑溜的样子,要抓住它可没那么简单。
左摇右晃了十多秒,蠃鱼许是有些累了,终于在林书芒手上安静下来。他才有空观察,刚刚看到的那条金属光泽,就是横在中间的一条青金色花纹。蠃鱼的鱼鳞全是细鳞,若不上手摸一摸,恐怕会以为是像鲶鱼黄鳝一样的鱼皮。
看了半天,林书芒也没看出蠃鱼有兴风作浪的本事,问道:“这鱼真的能带来水灾?”
苏辛听了林书芒的话直乐:“即便是在古山海经的那个年代,能真正造成灾害的蠃鱼也不过尔尔。如果真能有水灾,现在这早就被淹了。”
林书芒有些失望,他还以为这几天下雨与蠃鱼有关,说道:“那《山海经》里都是假的吗?”
苏辛耐心解释道:“也不算是假的,只是能有这样能力的不过是少数,就像一个族群,少数几个成精的,才会这样。”
这不就是苏辛他们嘛,世界上的狐狸那么多,数来数去,能够兴风作浪的估计只有他们青丘山的狐狸。
解决完自己的好奇心,林书芒与苏辛一起把五对蠃鱼抬到小水塘边,把它们尽数倒进去。
“不打算卖了吗?”苏辛原以为林书芒至少会拎出两条。
“不了,看着还小,感觉能再长长。”
苏辛虽然可惜,但也没有强求,嘱咐了他几句,就先去忙了。
林书芒徘徊在小水塘边上,总是忍不住看几眼。尽管知道蠃鱼不会因为他多看几眼就一夜长成,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四十平方米的小水塘是他们提前挖好的,水塘壁还用水泥加固过了,堂庭山的土质偏软,冲刷得久了,就会往水里带。
之前苏辛没说买来的蠃鱼会是什么样,他还提前准备好了麦穗鱼,花鸟市场买来的麦穗鱼个头偏小,已经不适合这个阶段的蠃鱼。好在他没买太多,等会儿送去研究所。
研究所的养殖场是最先建的,200平方米的养殖场和他从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养殖场差不多。长得像猪的山膏也早早入住了里面,研究所的耕地还没开出来,山膏的饲料只能从外面带进来。
林书芒本以为异兽会挑食,没想到研究人员为的十分粗糙,几十斤重的南瓜,砍一砍,再加上几样蔬菜,大锅一煮,山膏的晚餐就做好了。
这完全和猪吃的一样,或许有些猪吃的还比它好,林书芒感觉这种异兽太可怜了。
蠃鱼都有一个鱼塘的鱼饲料,林书芒早早放了斑鱼草鱼进去,三四厘米到七八厘米的都有。研究人员看了林书芒的小鱼苗,还让他帮着多养一些,方便给山膏改善一下伙食。
林书芒提着一小桶麦穗鱼走到活动板房门口,还没叫人就有人走出来。
“又来喂猪了吗,你比我们还要勤快,这些天麻烦你了。”身穿白色实验服的年轻研究员看到林书芒后,拿着一个文件夹板走出来。
“对,发现养的小鱼苗用不了,正好提过来给山膏加餐饭。”喂了大半个月,林书芒也和这些年轻研究员混熟了,平时都用不着人带路,打个招呼就自己去养殖场了。
“正好我今天还没做记录,和你一起去。”
林书芒和研究员并排走在泥泞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