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战战兢兢: "……罪惟录,靠谱吗?" 本来满脸不认同的朱棣,竟嘎了一下: “……它抹黑我,讨厌我不错,但你们文臣内部,也要互相抹黑吗?它有什么理由这样做?" 杨士奇默然。 之前那李贤不还说我看别人去死,还以写墓志铭的方式调笑吗?真真面目可憎。搞不好,正是因为太子您的缘故,我就被深深恨上了.… 【景泰时期,陈循等人借由和皇权的亲近,首度使内阁开始干预六部人选的任免。对六部的侵夺还引起了于谦等人的反抗。 景泰规定:今后凡多官会议之事,内阁及六科十三道一同参议。阁臣对廷议的影响力也被扩大化了。 ——仁宗时期,杨士奇等阁臣也参加廷议,但他们那时候对廷议的影响是和蹇义相同的,源自他们老臣的身份。到了景泰,更变为“内阁”。 重新上位的堡宗感到了不舒服,天顺8年,他下旨禁止阁臣参与廷议。这种规定在长久的阁臣影响下显得如纸糊,阁老们照常参与廷议,照常成为大KOL。】 "这堡宗,倒是会玩弄些权术,”朱棣冷嗤, “可又有个屁用!" 朱元璋道: “我记得,景泰让阁臣们本身的品阶也提高了。如果这种情形被继承了,剥夺阁臣的廷议权本就不太可能。他们身上挂着一品、二品或者六部尚书虚职,遇到大事,一定会被叫去廷议。" 【到了嘉靖,大礼议后皇权大获全胜。随着皇权力量的暴涨,内阁力量也迎来了又一次高峰。张璁,嘉靖的最佳辩手,借着皇帝的信任,希望皇帝赋予内阁“择九卿”之权。嘉靖11年,吏部尚书王琼病逝,阁臣方献夫掌吏部事,迂回的获得了人事权。】老朱和朱棣怒从心头起,齐齐骂道: “这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做!” 朱樉震惊: “我以为嘉靖的内阁大逃杀指的是他随意□□欺凌那群文臣,原来还是会给权力啊……?" 老朱更生气了: “两个小孩打架只能互相把脸打青,兔朝和丑丑用快递互射,会打坏星星。这嘉靖定是在故意掌捏那些官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向自己示好,又互相攻讦,以此获得权力。好哇 好哇,党争之祸必然因此加剧!" 【内阁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决策机构,而不具备行政能力。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内阁票拟→皇帝批红→内阁发出→六部执行。 内阁举行廷议,形成某种决议→皇帝批红→内阁发出→六部执行。 这是比较好的情况,不好的情况是皇帝和内阁不一,此时就会出现: 内阁票拟→皇帝拒绝,皇帝下相反的命令→内阁坚持唱反调,使用“封还执奏”之权(老大你再看看)→皇帝再次拒绝→内阁再次反调→LOOP LOOP很多次后,皇帝下中旨→直接对接六部,小弟听我的→六部超大声回答:好哒。】 茹瑞和郁新: "……" 没有错,他们听见了也蠢蠢欲动,想要超大声回答:内阁滚远点呀! 【可以看到,如果无法直接和六部对接,内阁政令很容易卡死在皇权-内阁这个BUG里。 要是皇帝彻底发疯了,就和你卡BUG,内阁最后可能就只能在家里寂寞的更换不同的中书舍人,蹭大学士的名头搞点文化类的事干,就无所事事了。 反倒是六部,在皇帝摆烂的情况下,因为具备行政权和低阶的决策权,可以在很长时间内自行运转。 比如低级官员的考核、人事任免、断案、治水、收税、救荒。 我们再看元朝的中书省,它直接下辖了六部。 它还能通过截留奏本的方式,规避了皇权对他们的监视,然后肆意的把权力,慢慢的经由底层往上渗透、伸长、蔓延。 这种真正的相权,拥有着皇帝不在家,我就是老大的自信。法律法规——祖制,让它就是那么自信。】 听到了这里。 老朱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未来那摆宗……难道就是像上面这样故意卡BUG,摆起来的?” “是的。”朱棣也想起来了, “那叶向高,不就频频打申请请求加人,但摆宗卡bu不去做,那些人就永远缺着,叶向高无能为力,只能继续打申请。属实是被他玩明白了!" 【内阁没有自信。 /> 它从没有取得过如“九卿”一般的合法地位。它始终是皇权的附属品。 窃取皇权达到顶峰时,可以统辖六部。皇权对它失去兴趣时,它就变得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