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五十年代小奋斗
第三十五章
又是一个星期日,宋红米在煮蚯蚓,不过用的不再是破罐子了。
她鸟枪换炮了。
现在宋家院子里,宋爹和宋大哥搭建了个棚子,里头垒了个土坯灶台,上面是正经八百的大铁锅。
不过这铁锅不是新的,里头全是焗过的痕迹。
一道道疤痕显示着这锅的年头的不短。
这铁锅是宋爹在县城旧品点买的,按照废铁价买的,不过送了看门大爷半瓶苞米酒。
之后又找老师傅给焗的。
老师傅手艺顶好,焗完别看难看,但不耽误用。
炒菜有些麻烦,炖煮就一点问题没有了。
用来煮鸡食、猪食更是没得挑。
现在鸡食还是以蚯蚓末和野菜碎为主。
但是猪食却更杂了。
包括猪草、糠皮、蚯蚓、泥鳅鱼和土豆皮、地瓜皮、刷锅水…
其中泥鳅鱼也是宋红米强烈要求的。
上辈子她没在农村生活过,很多东西想不到。
所以之前她想到了蚯蚓喂猪,因为她知道蚯蚓是高蛋白,是好东西。
但她没想到其他的。
好在她观察力不差,看到村里不少鸭子居然不用喂食。
就有些好奇,最后才知道鸭子可以自己捕猎,捕捉的是小鱼小虾和泥鳅鱼。
泥鳅鱼她知道啊,也吃过,还有黄鳝,价格都不便宜呢。
她没想到村里的水泡子和田地里泥鳅鱼都不少。
可是人们很少会捉,更没人吃。
为此,她问过宋母,得到的答案是做泥鳅鱼费油,而且还有土腥味,不好吃。
宋红米觉得有些暴殄天物。
但是一时她改变不了家里人的观念。
可她也有办法,就是让宋爹多编织几个鱼篓子下到自家田地里,捉泥鳅鱼喂猪。
这下子家里鸡食、猪食档次全上来了。
改变真的肉眼可见,这才多少天,小鸡都大一圈,母鸡更是天天下蛋,不带落的,猪也是肉眼见长。
宋母都有些后悔,猪抓少了,要是开春多买几头小猪就好了,这么喂一年,肯定都能成大肥猪。
宋爹也说了,其实之前村里有人下篓子抓泥鳅,他一直以为是吃,还寻思这家人口味真怪,现在想
来应该是喂猪或者喂鸡。
“谁都像你这么实诚呢?”宋母很是不乐意,有些抱怨。
因为宋爹将泥鳅喂猪的事儿告诉宋大伯和宋三叔了,回头还要告诉两个姑姑。
宋母的想法是闷声发大财,再说泥鳅就那些,要是大家都抓,就不够了,以后家里猪吃啥。
宋爹也有理由,“你别忘了,咱家马上就要拉土垫地基了,也得找大哥、三弟帮忙。”
现在春耕结束了,是时候弄后面的地基了,这可不是小活儿。
宋爹一说这话,宋母不吱声了。
宋红米笑笑,她站宋爹。
关键这事瞒不了多久,还坏情分。
在农村,哥兄弟都是有些抱团的,要不然擎等着挨欺负。
且不说,宋大伯是村长,她家得了不少方便。
别的不说,就说地基,也不是说批就批的。
就是她上学,也是搭宋大伯的人情。
别看村长官小,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挺好使的。
不过再是亲兄弟,也都有自己的小家了,也得礼尚往来,总指望索取,不想投入,再亲近的关系也长久不了。
所以对于宋爹的做法,宋红米很是赞成,再说到垫地基这事,她也有些想法,是该和爹娘说说了,“爹,你和大哥一天能做几个饭桌或者是凳子啊?”
宋爹愣了下,“四五张桌子肯定能做,要是凳子,我们爷俩使劲干,十几个吧。”
宋红米又问,“爹,是不是村里挺多家缺家具的?”
这回是宋母回答的,“缺也没人打,除非要娶新媳妇了,打家具不要钱啊。你问这个干嘛?”
宋大哥、宋大姐包括宋小弟她们也都瞅着宋红米,不知道她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宋红米不再卖关子,“如果爹免费给他们打家具呢,然后让他们免费给咱家帮忙,互相换工。爹和大哥一天就能做一套桌椅,就用这个换他七天八天的工,愿意换的可以事先说好了,互相都不用管饭,有大伯和三叔家帮忙,再换个五六家,地基这活儿就好干了。爹和大哥需要付出的就是闲暇的五六天功夫。”
她这小算盘打的绝对精明。
谁让宋爹和宋大哥有手艺呢,他们就有优势。
所以宋爹一天可以换他们很多天。
而且农村
劳动力不值钱,让他们免费干几天活儿,就得一套桌子,估计很多人家都要抢着干。
宋爹越琢磨越合适,“木材让他们自己准备,我和建国就负责打,真不费事。多找几家,能把地基垫的高高的,这事上算!”说完哈哈直笑,“还是我小闺女这脑袋好使,我以前咋没想到呢。”
宋母也听明白了,直拍大腿,“孩他爹,你说盖房子能不能这么整?”
宋爹想了想,“家里亲戚不能这么弄,显得生分,别人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