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牡丹巧言为下凡 玉帝降旨去投胎
地向往。于是问王母道:“义母,人间这番好景象,是何国何朝?”
王母道:“眼见的这国,位于阳间的东方,东海的西岸。名曰大唐。是李氏刚建之国。虽然缔建时日不久,但却治理得井然有序,堪称天下之典范。凡间百国,个个羡慕,争相效仿。”
牡丹仙子道:“义母,牡丹真没想到,凡间还有这么繁荣之国。”
王母叹息道:“你别看他表面繁华与安详,但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杀机四伏,不几日,他便要发生手足相残,皇位更迭。”
牡丹仙子惊讶地道:“会有这种事?手足也会相残?他们就没有了骨肉之情?”
王母道:“凡间自古就是如此。为了争权夺利,六亲不认,相互残杀。王侯之家,更是有甚:为争王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有凶残之人,杀兄弑父,无所不为。”
牡丹仙子道:“义母,凡间之国,皆乃父皇臣子之地,他们这般不计情义与骨肉,凶残相加,父皇为何不降旨惩罚?”
王母道:“义女有所不知。你父皇虽为三界大帝,然而,辟天地之初,阳界由女娲天尊承管,你父皇未曾插手过。后来,凡间混乱成极致,已难管束,你父皇就更不愿劳神费力了。”
牡丹仙子道:“原来如此啊。”又好奇的道:“义母,这大唐国皇权更迭后又会如何?”
王母不无惋惜的道:“你有所不知。将要继承皇位之人,虽然是位贤明之君,但却好景不长,执位十余载,便有大灾难,性命将休矣。”
牡丹仙子惋惜的道:“义母,难道就让这大唐国这样消亡了?”
王母无可奈何地道:“生死轮回,世道更替,这是尘世间亘古不变的规律,他们怎么能逆转?”王母转而又道:“不过,也并非是你讲的那样大唐国就此消亡,而是这李氏自此后贤明伟略者寥寥,犹如凤毛麟角。国无明君,必当衰败。”王母感慨不已。
牡丹仙子道:“义母,这大唐国刚刚兴盛,既又转衰,岂不可惜?”
王母不以为然的道:“天命如此,他李氏如何能够改变得了?”
牡丹仙子沉思片刻,道:“‘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天注定’。这么说,父皇便可改变世事盛衰了?”
王母道:“话虽是如此,但人世间又非他大唐一国,你父皇怎么顾得过来?再说,你父皇本就无意去管。就由他们去吧。”
牡丹仙子在天宫里居住了有千百年,早生寂寞之感。刚才看见大唐国繁华似锦,热闹非凡,已生向往之心;又想起王母七女,下凡嫁给一个平民男子,就乐不思回天宫,想那男女欢爱定是快乐奇妙。于是心想:我若能下凡到大唐国皇宫里,做个妃子、皇后的,岂不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更有做不完的男欢女爱?不比在这御花园里,整日孑然一身,独卧空床,孤守青灯来得快乐?等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与男欢女爱,再回天宫,既不进凡间生死之轮回,又没空度岁月与年华,岂不快哉、美哉?!如此一想,便拿定了主意,要设法哄骗王母,让她答应自己下凡去。于是,又带了十分惋惜的口气,道:“义母,这大唐国刚刚兴盛不久,就转而衰败,实在是可惜。刚才又闻义母讲,将要继位国君是贤明之君,执位十余年后将大难临头,牡丹更是痛惜。大唐国乃父皇臣子之地,牡丹真不忍心看他如此这般。”
王母道:“义女有何意思?”
牡丹仙子道:“义母,牡丹乃陛下义女,愿为陛下分忧。牡丹愿去凡间,辅佐大唐李氏,重振大唐,延续大唐盛世之伟业。”
王母不以为然的道:“治国安邦那是男子之事。义女身为女子,如何能承此重任?”
牡丹仙子道:“义母,为陛下效力,不分男女。何况,牡丹虽为女子,但却是仙人,定比那凡间的男子强胜十倍百倍。再说,若是真遇有危难之事情,牡丹不是还可向义母求助吗?牡丹有如此后盾,怎会辅佐不好大唐国?请义母恩准。”
王母道:“义女犯傻了,你在天宫里,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又有本后疼爱,何苦要去凡间里吃那份苦,受那份罪?”
牡丹仙子心想:你有陛下陪伴,又是儿女满堂,当然是不寂寞了。可我哪?千百年来,形单影只,无人知我冷暖,怎不寂寞?又耐心的道:“义母,天宫里这般美好,又有义母疼爱,牡丹着实也不舍得离去。但为陛下分忧,是牡丹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母忧心忡忡的道:“义女壮志可嘉,但辅佐治理大唐国,非是儿戏。你一女子,既使有这个能力,他们也未必肯听你的。有道是,贤臣不如明君。你要辅佐那君王,恐怕就更困难了。”
牡丹仙子道:“义母,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牡丹虽非男儿之身,但却有男儿之志。愿为陛下分忧,去大唐国一试。”
王母听了深受感动,但又疼惜的道:“义女有所不知,凡间世态炎凉,宫廷内更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凶险万分。你又不解人间世故,难能应付得过来,恐要受人欺负,甚或有性命之忧。本后不忍心让你去吃那种苦,受那种罪,冒那种险。”
牡丹仙子听了,知道王母已有了松口,又道:“义母,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能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