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些什么的弟弟和刚刚下班回家、满脸疲惫的哥哥。 “吃饭了,”母亲瞪了一眼父亲手里的烟头,“天天就舍不得你那一口烟。” 父亲笑着缓解了下气氛,将手里的最后一点火星灭在了堆满黑灰色的透明烟灰缸里。 “什么时候回来的?你早说一声啊,我开车去接你。”哥哥在看到李薇的那一刻,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接什么接啊?你不上班了?”母亲将一摞碗筷放在桌上,一个个地安置在圆桌的每一个角度。 李薇见状忙伸手接了过来,打算帮母亲一起摆放碗筷。母亲却在看到李薇有帮忙的态势时,忽地坐回了位置上,把任务全部交给了她。 李薇忙碌着的手愣了愣,见母亲正关切地招呼着哥哥和弟弟落座,没再说什么,独自摆好了所有人的碗筷。 是啊,自己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李薇和这张桌子前的每一个人都很熟,但也都不太熟悉。一切的转变似乎就发生在她考上大学的那一年。那年,谁都没对李薇有过什么期待,但偏偏是她,考出了比哥哥高出许多的成绩。 那段时间,父亲母亲笑得像花一样。 出门溜达,父母只要遇见邻居就说:“我们家又出了一个大学生!” 是的,他们说的是,又。 邻居客套回应着:“你们真是好福气啊,怎么培养的孩子啊,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父母则又会故作谦虚:“哪儿啊,都是他们自己学的,我都没管过他们。” 这些对话,李薇在那段时间都听腻了。 和外人显摆完,当然要回到自己家里面继续说道说道。 父母会对李薇说:“快跟你弟说说学习方法,别藏着掖着。” 当然也会对弟弟说:“你看你姐都能考出这么高的分,你肯定也能。我都打听过了,你们班主任去年带出很多名校生,你努力去学,怎么还不得超过你姐啊?” 弟弟没说话,李薇也没说话。弟弟觉得自己面临的压力更大了,李薇则深刻意识到了一个点,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她都不可能真正得到长辈的认可。 父母的这番话自然也把李薇和弟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 唯一一个真心祝福,甚至可以说佩服李薇的,是知道在高考大省考出如此靠前名次有多么不容易的,当时正在外地读大学的哥哥。 餐桌前,大家纷纷开始动筷子。 饭菜还是老样子,熟悉的家常菜,从小吃到大的妈妈的味道。 李薇很想念家的味道,但这个家里的言语又时刻提醒着她,不要沉溺于温暖的概念,这太像是一种慢性自杀了。 “你最近工作怎么样啊?还顺利吗?”哥哥关切地询问着李薇。 “还行吧。”李薇躲闪着投向自己的目光,她还没打算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讲出来。 “我早就跟你说了,像你哥一样,回家进国企,稳定又有保障,还能住在家里,多好,”母亲总是喜欢这样插话,“你个女孩子家家的,非要往外跑,那外面有什么好的啊?” 这话不是李薇第一次听,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听到。 最开始,李薇本能地反驳,但她发现,母亲只会用一句外面有什么好回应,她就放弃反驳了,就像这次,李薇让这句话左耳进右耳出。 “别这样说啊,我当时是没本事留在外面,”哥哥见李薇没吱声,替她说道,“再说了,现在国企可不好做,员工都已经降薪好几轮了,哪还有什么绝对的稳定啊。” 李薇还是没说话,按理说,她应该和哥哥关系很好,两个人有共同语言,有相似的经历,会在话里话外维护她,应该会很聊得来。但情况正相反,总会有另一个人打断他们的对话,有时是父亲,有时是母亲,有时则是弟弟。 “你可别瞎说了,你看看自己的公积金,福利待遇,那跟普通企业能比吗?”母亲说着话,往李薇这边瞥了一眼。 李薇当然还是没什么反应,继续闷头吃饭,相比这些毫无意义的比较,她更喜欢这些从小吃到大的饭菜。 母亲见李薇全程没吭一声,有些生气了:“就她?在外面能混出个什么名堂?连个话都不会说。” “别强迫孩子了,人家不愿意说就不说了呗。”一直坐在一边的父亲开口了。 母亲则提高了嗓门回复着:“我这不是为她好吗?到外面连句话都不会说,不会跟领导搞好关系,会再多能有什么用?” “行了。”父亲不耐烦地又拿起了烟和打火机,缕缕烟雾冒了出来。 “什么行了,”母亲忙于反驳,竟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