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公孙一族
辽东,即今天的辽宁省大部,包括朝鲜半岛的一部分,亦属于汉王朝版图范围。 不过,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气温又比较低,当时的辽东,地理位置偏远,是个艰苦寒冷之地,中原王朝往往顾及不上,所以这里表面看一直是汉朝领土,可实际上却先后被地方军阀掌控多年,形同独立王国! 提到辽东,不得不说的便是公孙家族了!别误会,这个公孙家族,与公孙瓒没什么关系,而是长期盘踞在辽东地区的割据军阀,公孙度一族! 公孙度,辽东襄平(今辽阳市)人,早年间受徐荣举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他到任以后,严刑峻法,打击豪强,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后来,趁着中原诸侯割据,无暇东顾,汉王朝风雨飘摇之机,公孙度在辽东割据自立,成就了一方诸侯霸业! 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位!他也是个牛人,除了斩杀二袁,献首级于曹操之外,还大破高句丽,将汉朝版图,扩张到了朝鲜半岛中部!著名的带方郡(位于今天韩国仁川附近),就是他所设立! 后来,公孙康也去世了,因为两个儿子年纪都还小,无法承继主位,便由众人推举,让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继任了辽东太守和左将军之职,以及永宁乡侯之爵位! 也就是说,汉兴鼎九年,魏弘治三年时,辽东地区割据政权的当家人,是公孙恭! 不过,公孙恭这个家伙,照比他爹和他哥,可就差了好多,能力平庸不说,还因为身体上的隐疾(没有男性能力),体弱多病,疏于政务,致使曾经盛极一时的辽东一派势力,渐渐衰落! 背景资料,了解得差不多了,那么曹操为什么会突然动了征讨辽东之心呢?事情,还得从当年曹操北征乌桓那时候开始说起!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平定了河北的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一举荡平了三郡乌桓,稳定了北疆! 其实,曹操发动这一战的目的,并不是瞅乌桓人不顺眼,而是因为他们与袁氏余孽(袁尚和袁熙),关系甚笃,不剿灭他们,就不算彻底平定河北,始终留有后患! 不过遗憾的是,袁尚和袁熙,见乌桓人溃败,便脚底抹油溜了,投奔了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康,寻求政治避难。后面的历史,大家应该十分清楚,公孙康斩了二袁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心满意足,便撤兵回师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公孙康是接纳了袁尚和袁熙的,他是把这俩家伙,当成了手里的政治资本!有此二人在手,公孙康便可获得对袁氏尚存怀念之心的河北豪强支持,有朝一日,没准能打着帮袁氏复国的旗号,向河北进兵!???.biQuPai. 也就是说,公孙康此人也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不甘久居辽东苦寒之地,心里也有着自己的盘算!可是后来,他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有点太过天真了! 曹操举发大军,千里迢迢,北征乌桓,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剿杀袁氏余孽,可实际上他还有个心思,那就是趁此良机,征讨辽东,灭了盘踞此地的公孙氏一族,彻底解决边患问题! 要知道,辽东地处偏远,率领大军由中原来一趟可不容易,耗费的钱粮何止巨万?若能一蹴而就,顺势平定辽东,岂不是省却了许多麻烦,一劳永逸? 可是,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此番征讨乌桓,虽然大获全胜,可战争的过程却极为艰苦,所付出的代价也太过惨重,到了最后,曹操的部队几近断粮,连喝水都成了问题,兵疲将乏,疫病横行! 因此,若想继续进兵辽东,极为困难,曹操也是强弩之末,没了后续之力!可是,二袁还没死呢,若就此退兵,岂不是半途而废?当时的曹操也很犹豫,举棋不定,是郭嘉为曹操出了个主意,他建议就此退兵! 郭嘉说,如果曹操逼迫过甚,公孙康就会与二袁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抗敌,反而不好对付;可如果曹操就此退兵,公孙康和二袁肯定会发生内讧,届时局面反而更加有利!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止步于辽东之外,退兵了! 果然如郭嘉所言,曹操刚走,公孙康和二袁便起了内讧!袁尚和袁熙这哥俩,为了能东山再起,图谋夺占辽东,以为根基,想寻机除掉公孙康;而公孙康呢,忽然意识到,留这俩小子在辽东,是块烫手的山芋,容易招来曹操的觊觎和报复,不如除了他们,将首级献给曹操,以表示忠顺之意! 结果,公孙康和二袁都想弄死对方,最终的胜利者,当然是公孙康,二袁丢了性命,至此袁氏一族,彻底灭亡了! 可是,公孙康的心里却十分清楚,曹操意图辽东,不会死心,早晚有一天还会卷土重来!因此,公孙康一面向曹操称臣纳贡装孙子,一面暗中扩张势力,积攒实力,就是为了防范于未然,有备无患! 而曹操呢?当年没能一鼓作气平定辽东,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始终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