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如此绊人心
【一】《茶经.五之煮》陆羽.杂记 屋内的宁静,让清婉看纪绪是更加地痴呆,修染便大声道:“看来,还是我的锦心兄会生活啊!” 清婉忽闪了一下眼睛,见纪绪又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波浪翻滚的釜内,使开水停止了沸腾。此时,釜内茶汤表面即生成了厚厚的沫饽。 纪绪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舀了出来,盛在一个小盂里,说道:“陆羽在《茶经》里说过----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 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 饮之则其味不正。 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 以备育华救沸之用。” 清婉是听了个稀里糊涂,一脸茫然地看着修染。 修染忙解释道:“这层黑水沫,会影响茶汤的味道。所以,先舀出来,备用。” 见纪绪将煎好的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茶盏中,又分别端到修染、清婉,还有暮羽的面前。 【二】《茶经.六之饮》陆羽.杂记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 次之者,碗数五。 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 至七,行五碗; 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 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清婉心想:明明只煮了三盏茶,干嘛要端给暮羽来延宕呢?便说,“暮羽是小孩子,不必用茶的!” 纪绪却道:“像弟弟这个年纪,更应该喝点儿茶,如此,便不会长蛀牙了。” 一听不会长蛀牙,暮羽端起碗来就想喝。 纪绪制止道:“等一会儿,凉一凉。”其实,他是想让暮羽跟着大人学习一些喝茶的礼仪。 清婉却问:“难道,纪公子不喝么?” “我这儿有。”纪绪见添在釜里的泉水又沸腾了,便倒进了原先漂出来的黑水沫。过了片刻,便也给自己盛了一盏。 清婉问:“干嘛这么费事,你刚才多添一些水,一下子盛出四盏来,岂不更好?” 修染笑道:“看来,这女人啊,就得多带她们走出家门。” 清婉疑问:“怎么,我说的不对么?” 修染说:“一炉茶只煮三盏,较次的是煮五盏,哪有煮四盏、六盏的道理?” 清婉调皮地问:“为什么?” “不为什么,反正《茶经》里就这么规定的。”修染不清不楚地解释了一句。 清婉担心道:“你不是说,那些黑水沫,不好喝么!” 纪绪微微一笑,说了句,“ 《茶经》里‘六之饮’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看见每个人面前都有了杯盏,纪绪随即一施礼道:“诸位,请用茶!” 修染和清婉纷纷起身,男抱拳、女合十,双双一躬身;暮羽也忙不迭地跳下椅子,来了一个双手合十。 纪绪告诉他道,“弟弟是大男人,是应该抱拳的哟~” 暮羽立马学着纪绪改成了抱拳的动作。 修染赶紧接话说:“看来,暮羽是该找一个男人来带一带了……成天跟着一群姑娘……岂不都败坏瞎了……” 纪绪也不接他们的话茬,带领大家坐定后,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然后慢慢缀茶一口。修染、清婉也是这一套动作,他俩放下了茶杯,还要连连称赞茶水的好……这都是茶道。 暮羽看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也是见样学样。那份仔细劲儿,仿佛,他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杯茶,而是浸透着大人们的循循善诱和希望! 清婉也隐隐感觉:那一杯茶,就是一个载体,它能使幼弟懂得坚强;那杯有温度的茶啊,能让他懂得感恩与尊敬;那杯浑厚的茶汤,能让他懂得礼仪与修养。 此时此刻,在清婉的眼里:纪绪就不是一个凡人,他甚至不用教给暮羽太多的东西,仿佛,一杯茶,足矣! 修染仿佛看出了清婉的心思,随即说了句,“锦心兄啊,你跟他们姐弟俩谈一谈‘茶道’,如何?” 纪绪放下了茶盏,娓娓道来: “四川人爱喝茶,这都知道。 其实,我们喝的不仅仅是一杯茶,而是一种文化…… 巴蜀自古出文宗: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汉代儒圣扬雄、巴蜀汉赋名家王褒、茶祖吴理真。 四川,人杰地灵,明星璀璨: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等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座都城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