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没糖
闵厨子出宫去了,祈香犯不上为了心里那点疑惑再找他。 奇的是,他人虽走了,菜还在,午膳的鳜鱼羹,祈香一尝便知是他的手艺。 祈香还道他留了徒弟,进膳房一问,没人吱声。 一个男庖厨以为又出了事,怕受牵连,承认鳜鱼羹记在他名下,但掌勺的另有其人。 原来膳房能得庖厨身份的唯有男子,女厨俱为杂役,对外出菜也需以男庖厨的名义,做好是本分,做坏了自然另有一番计较。 祈香打量着被男庖厨推出来的高挑厨娘,想起头回来便见过她。 这厨娘也姓闵,三十来岁,闵福的菜大多出自她的手。闵福与她搭伴好些年了,清楚她的手艺,但凡能交给她的,绝不自己动手。前几日炖鹅,却是他亲自宰鹅烫的毛,往常他可不碰这腌臜活,想是怕被抢了功劳,膳房多少双眼盯着呢,他备料没过闵娘子的手,送她那儿已是剁好的鹅块,炖鹅也是他,关起门来使小灶,说怕人偷师,登记造册自然也没闵娘子的份儿。 祈香心想这就说得通了,闵福转拣现成的,认不出鸾雁也不奇怪了。 闵娘子起先以为她犯了事,拘谨地站着,大气不敢出。 天有些热了,日头照在庭院里,白晃晃的。闵娘子一张瘦白脸,额上密密地出了一层细汗。 祈香问:“含茵殿的小灶一直没用过,本宫有意请闵娘子掌灶,闵娘子可愿意?” 闵娘子惊得忘了不可直视贵人的宫规,抬起头,一双细长眼睁得老大,“愿意,奴婢愿意!” 自打开了这小灶,祈香便不愁吃喝了。闵娘子极为灵敏,短短几日便摸准了她的口味,变着花样儿地倒腾菜式。祈香脸养得圆了些,身上也结实,瞧着倒是一点没胖,她爱吃爱动,用过膳不肯歇着,东宫的小花园让她逛了个遍。 这日要吃糖醋排骨,说完才想起来没糖。 她外婆住的那条街,自街头数到街尾,俱是能人手艺人,有两家开的便是古法制糖的作坊,她自小见惯老师傅们熬糖的,几套制法了熟于心。 她叫人从府库里领了些麦粒,称出半斤。 闵娘子不知她要麦粒做什么,见她捋起衫袖,竟是要亲自淘洗麦粒,急道:“娘娘快放着,让奴婢来!” 祈香看她吓成这样,没敢和她争。 这麦粒淘洗干净,加清水浸泡,隔日倒掉水,拣出坏粒,余者平铺于竹筛,盖以浸湿的粗布。次日麦粒便发了芽,一日浇三遍水,天热,才满五日,芽全发好了。 祈香又叫闵娘子煮了两斤多的糯米,糯米煮好,麦芽也起出来了,清洗几回,拿刀剁碎了,拌进糯米,搅匀,置于箅上,温在锅内。闵娘子拿捏火候也是一把好手,水温把握得将将好,次日饭里便渗了好些汁水。 闵娘子用粗布将汁水滤出,倒入锅内,起大火煮沸,转中火,再转小火。 祈香守在灶台旁,待汁水稍稍粘稠,便以木铲搅动,约莫半个时辰后,汁水浓稠,糖汁鼓起大泡,挂住木铲不易掉落,便算成了。 熬糖的甜气四溢,院落里空气尽是甜香,宫人们不时寻些由头来偏殿门口张望,想是打生下来还没闻过这样甜的味儿。 芳姿一贯稳重,这会儿也有些定不住,一面帮着祈香搅糖汁,一面巴巴地望着糖锅。 婵儿怯弱,被这甜味勾得直咽口涎。 闵娘子到底年岁大一些,便是心里馋,面上也不露半分。 祈香留了一瓷罐麦芽糖浆,余下熬好盛入盘内放凉,做成糖瓜。 扯糖颇费些力气。祈香又洗了一遍手,拿帕子拭干,摸着不烫手了,便将糖反复抻拉。闵娘子看懂了,上手换她,再有芳姿、婵儿,四人接连抻拉了有两刻钟,直至糖色转白。 闵娘子将条状的糖敲成小块,祈香又撒了些熟糯米粉防粘,给她们每人分了一块。 起先都不肯吃,见祈香吃得甜滋滋的,芳姿先忍不住尝了,接着是婵儿,闵娘子见她二人都吃了,便没再客气。 婵儿鼓着一侧面颊,哭了,“娘娘,奴婢一辈子没吃过这么甜的。” 闵娘子难得笑了,芳姿在锅里添上水,往灶膛塞了块炭,要将锅壁的糖煮下来。祈香吩咐宫人洗了几摞小碗,在糖水锅里又加了几勺糖浆,搅和开,盛到碗中。 贺兰晏回含茵殿时,只觉各处甜丝丝的,宫人们正聚在偏殿门外,人手一只碗,眯眼咧嘴,细细地呷着茶。他有意进膳房看看,奈何身后跟着内坊令,腿脚不听使唤似的,径直去了正殿。 等祈香得了消息回来,贺兰晏正坐在榻上看账册,内坊令李公公见了她,忙拱手行礼。 贺兰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