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针灸绝学,重现天日
就机理而言,将“先浅后深”理解为“二进一退”或“三进一退”,将“先深后浅”理解为“一进二退”或“一进三退”,都与徐疾补泻的原则没有抵触。
但如要求对《金针赋》原意作正确的解释,我倒是觉得应以三部进退针为准。
因在《金针赋》的另一段中曾指出:“补者,一进三飞”,“泻者,一飞三退。”
用这段赋文来说明“先浅后深”与“先深后浅”的涵义,很显然书中原意是分三步进行操作的。”
周建德微微皱眉,这部分他的理解与陆轩有所不同,可当陆轩提到这一点时,他眼中的光也是越来越亮。
很显然,陆轩对这部分的理解,让他对烧山火和透心凉有了新的理解。
他隐约觉得,陆轩对这部分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想到这些,周建德也是忍不住狠狠地吸了口气,再看向陆轩时,眼神中已经没有了想要收陆轩为徒的想法了,而是有种想要拜师学艺的冲动。
陆轩进针和行针得气手法上虽然不如他熟练,可对针灸的理解却是比他要超前了许多。
而进针和行针得气手法,只要勤学苦练,以陆轩的天赋,追赶上他甚至超越他,只是迟早的问题。
一两年内,绝对可以大成。
但对针灸的理解,才是最难的。
要知道,他对烧山火和透心凉的研究已经有好些年头了,可依旧不得要领,而陆轩,接触针灸仅仅不到十日,便对烧山火和透心凉有了如此深度的理解,远超他付出的十余年光阴,这份天赋,非人力所能追赶。
在这种情况下,他哪里还敢想着收徒。
甚至于,若是陆轩愿意收徒,他都想拜师了。
想到拜师学艺,周建德眼睛闪闪发光,这个,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虽然陆轩比他年轻的多,可他却是丝毫不在意,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在陆轩的带领下,成为一代针灸宗师级别的医者,他不仅不会觉得拜师陆轩是耻辱,反倒会引以为荣。
一念及此,周建德恨不得立刻马上跟陆轩提及此事,可见陆轩还有话说,他才不得不压下心中的冲动,静静地听着。
“接下来再说说我对“九阳”、“六阴”、“三进三退”、“三出三入”及“慢提紧按”、“紧提慢按”的一些理解,若是单去理解词语,其实很难,可若是将文中语气联系起来理解,就简单得多了。
要弄清楚这两段的赋文意义,必须首先对进针、退针的操作进行剖析。
所谓“进”,我觉得应该是指将针从皮下进至一定深度的全过程;所谓“退”,则包括了从一定深处将针退至皮下的全过程。
这样一个全程的进退,称为“度”,任何针刺动作,必然包涵一个或数个全程进退针的过程,即称一度或数度。
考虑到临床上为了配合徐疾补泻的需要,往往将一个进针或一个退针的过程分解为二个或三个,就是二部或三部进退针法。
为此,烧山火的三进一退与透天凉的一进三退,就其整体来说,倒不如将其各视为一个进退针的过程,这样称为一度。
赋文中“三进三退”与“三出三入”,若是按照我的理解,那就是三度进针、退针的意思。
故“用九阳而三进三退”、“用六阴而三出三入”,意即“九阳”与“六阴”要在三度进退的过程中运用进去。
但烧山火每度为三进,透天凉每度为三退,三度操作都为九数,不能有明显的区别。
对此,我们再联系到后面“慢提紧按”与“紧提慢按”来理解,则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因为针刺的过程,除了必须具备的进针退针动作外,要达到一定刺激量的要求。
还必须具备各种行针的操作,提插即为其中之一。提插补泻法以“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为泻。
提插的幅度有大有小,次数可多可少,所以九阳数与六阴数的运用,实际是指在三度进退的过程中,每度分部操作时,须与提插的次数相结合,就是烧山火须在进针时每部慢提紧按九次,透天凉须在退针时每部紧提慢按六次。
赋文之意,实即为此。”
听到这里,周建德当真已经是叹为观止。
他本想着问一下陆轩对烧山火和透心凉的理解,并未抱着太大的希望,没想到,陆轩对这两项针灸绝学的理解深度竟然这么高,他甚至觉得,陆轩对烧山火和透心凉的理解,应该已经接近真相,甚至完全可以进入实操,而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转念一想,周建德又觉得,陆轩既然能将这些内容理解的这么通透,那对涉及烧山火和透心凉的其他内容呢?
是不是也有这般程度的理解?
这岂不是证明,陆轩其实已经掌握了烧山火和透心凉这两项针灸绝学?
一念及此,周建德忍不住转头看向了自己的两名学生,一脸严肃:“好好听,好好记,听不懂没关系,听着就好,还有,把自己的嘴巴闭紧一点,别听到点东西就到处乱说,让我知道你们将今天听到的东西传出去,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以后你们也不再是我周建德的学生。”
见老书摆出如此严肃的神色,两人心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