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以工兴业
前往新息城行医。陶胜感觉洛阳是百战之地,不太安全,答应杨安玄变卖田地宅院后便来新息找他。 对于陶大夫的医术杨安玄还是很佩服,不说把自己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金墉围城的时候有不少受伤的士兵都被陶大夫医治好了,他若来了新息,不妨请他看看周太守的病情。 功夫不大,张锋拿了拜帖进来,笑道:“公子,陶大夫两天前就到了,住在东大街的祥裕客栈,这是他送来的拜帖。” 杨安玄大喜,笑道:“陶大夫是回春妙手,有他在,汝南百姓有福了。” 看了一眼拜帖,杨安玄兴冲冲地起身道:“走,愚这就前去拜访。” 杨主簿的到来,惊动了整个祥裕客栈,陶胜更是激动万分,原本来汝南的惴惴不安荡然无存。 陶胜一家八口包了个小跨院,寒喧几句后,杨安玄问道:“陶大夫来汝南是准备入军营做医官还是重开医馆?” 杨安玄邀陶胜来汝南时就曾有过提议,陶胜捋着胡须道:“老夫思之再三,还是重开医馆吧。” “行,陶大夫要愚帮忙尽管开口。”杨安玄笑着指了指身边的张锋,道:“愚若不得空,就找张锋。” 张锋机敏地上前施了一礼,笑道:“陶大夫千万不用客气,有事尽管找仆。” 陶胜很感激,站起身施礼道:“多谢三公子看顾,老夫谢过了。” 杨安玄还礼道:“若非陶大夫救命,愚说不定早就不在人世了。” “吉人自有天向,陶某不敢居功。” 杨安玄看着陶胜身后的两个年轻人,道:“令郎随你学医,得了几分真传?”陶胜两子,长子陶正,次子陶青,都随父亲学医。 陶胜拈须道:“犬子学医十余年,草药倒也识得,技艺尚需磨砺。” 想起金墉城那些治好的军兵,军中医官很少,像陶胜这样医术高明的人更少,杨安玄笑道:“陶大夫可肯让一子入军营为医官?” 陶胜原本就有这个打算,正思忖如何开口恳请,杨安玄的话正中下怀,欣然道:“多谢杨主簿,便让老夫的次子陶青入营为医吧。” 陶青闻言来到杨安玄面前施了一礼,道:“陶青见过杨主簿。” 杨安玄见陶青神态安定沉稳,笑着赞道:“陶兄有医者之风。” 陶胜捋须笑道:“不是老夫夸口,青儿学得老夫六七分本领,定不会让杨主簿失望。”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杨安玄道明另一个来意,道:“愚知陶大夫医术高明,周太守卧病有时,愚想请你前去为他诊脉。” 作为大夫,陶胜会有心留意与医有关的事,太守周安久病之事他自然知道。汝南亦有名医,周太守肯定请他们诊过脉,病情不见好转,足见周太守的病甚为棘手。 见陶胜捋须沉吟,杨安玄笑道:“陶大夫不用多虑,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尽力就好。” “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陶胜眼前一亮,想起当年医治杨安玄亦无把握,笑道:“杨主簿说的真好,老夫这就随你前去诊脉。” ………… 府衙,周太守住处,药香浓郁。 庭院内,两名医官愁眉苦思,商量着写下药方。 周安之子周维接过药方让仆人前去抓药,问道:“丁大夫、任大夫,家父的病如何了?” 丁晾是益草堂的大夫,年纪长于安生堂的任允,先开口道:“令尊‘脉伏而沉、面色淤暗’,是心衰之症,老夫以黄芪、党参各五钱补气,附子三钱温阳……” 周维耐着性子听丁晾说了一通医理,再问道:“家父的病可有机会痊愈?” 丁晾摇了摇头,道:“难,难。”周维看向任允,任允也摇头叹息。 这时,仆人从外面进来禀报,道:“杨主簿带了名大夫前来探视。” 周维一皱眉,杨安玄来做什么,是来看父亲还能坚持多久,急着接任太守吗?他带来大夫是何用意,汝阳郡的大夫还有人比得过丁大夫和任大夫吗? “请。”周维整理衣衫,迈步来到院门前相迎。丁晾和任允也跟在身后,杨主簿在汝南郡可是家喻户晓,结个脸缘也好。方才仆人禀报杨主簿还带了个大夫,不知是谁? 杨安玄与周维相互揖礼,丁晾和任允上前见礼,然后杨安玄又将陶胜介绍给众人。 得知陶胜是洛阳名医,周维生出几分希望,连忙请陶胜入内替周安诊脉。 周安紧闭双目,听到杨安玄前来,睁开眼说了两句,便喘息着又闭上眼。杨安玄虽然不是医生,看到周安脸色、嘴唇发青,也知道是心血管之类的疾病。 陶胜诊脉良久,得出的结论与丁晾两人相同,是心衰之疾。开出的方子大同小异,丁晾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