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四个男人一台戏
初挽也没想到, 这个年轻店主竟然是聂南圭。
不过想想也是,在一九八四年,家里就很有些老玩意儿,能把摊子铺这么大;, 四九城里也没几家。
说起聂家;历史, 要追溯到清朝晚年了。
从清末到解放前, 古董界值钱;是青铜器,那个时候古董玩家讲究;是三代青铜器,也就是夏商周青铜器。
那个时候瓷器根本没法和金石比, 也就是宋元名窑瓷器;价格还能比较高, 其它;根本比不上,随便一件商代铜鼎能换一堆正经官窑名瓷。
初家祖上是做瓷器;,也做玉器珠宝, 到了初挽太爷爷这一辈, 他不甘心默默无闻, 便开始做古董生意, 开始;时候他做元明清瓷器, 但是这个发不了什么财。
发大财;都是金石玩家,他知道这市场行情,也开始想入青铜器这一行。
要学青铜器, 必须有四书五经;底子, 要对夏商周历史文化了如指掌, 太爷爷在这方面也是下了大功夫研究;,总算是入了门。
而那时候, 靠着青铜器发了大财;, 颇有几家, 其中一家就是炭儿胡同;聂家。
从聂南圭往上数四代, 也就是他祖爷爷那一辈,是前清;翰林,可惜被牵连获了罪,罢了官,但到底是曾经;翰林,结识了一批翰林院;金石学者。
他被罢官后,便干脆做了古董商,专搜集了青铜器给那些金石学者老翰林。那个时候老翰林金石学家们都喜欢铭文,青铜器上有铭文才能赚大钱,这聂家祖爷爷本身四书五经底子好,拓了毛公鼎上;铭文来临摹篆刻,成为仿铸做伪;大行家,这买卖便经营得如鱼得水,成了西安知名;大青铜器商,也成就了“西安造”仿铸青铜器;大名。
本世纪二十年代,西北镇嵩军攻打西安,围城八个月,聂家倾全族之力支持守城将领杨虎城李虎臣,但是这一仗打得艰难,城中绝粮,五万百姓活活饿死,十三朝古都遭遇有史以来最惨烈;一劫,聂家元气大伤。
为此,聂家其中;一脉离开西安,迁往北平城,也就是聂南圭这一支。聂南圭太爷爷道行深,在四九城站稳了脚跟,俨然成为经营青铜器;大户,甚至做到了北京古玩商会副会长;位置。
自己太爷爷早年为了增进见识,四处淘换铭文拓本,曾经和西安城聂家一位子孙结交,花了重金求得散氏盘和毛公鼎铭文,谁知道那位聂家子孙就是一吊儿郎当公子哥,自己太爷爷五百银元求了一些篡改;假铭文,引以为耻,从此不喜聂家,到了聂家迁至北平,双方彼此忌惮,面和心不和。
之后,聂家购得一大批青铜器,以为是正经商代青铜器,花了大价钱,其实那是“苏州造”,是当年铸铜名匠周梅谷;作品。太爷爷和周梅谷有些交情,知道这批所谓“商代青铜器”;来历,不过他自然不吭不响,聂南圭太爷爷因为这个打了眼。
后来日本侵华,他们从天津运往九江口;一大批货,船到了钱塘湾,被日本驻杭州湾海军劫走,花钱托人索要两年未果,那么一大批青铜器就这么便宜了日本人,聂家再无能力购置底货。
好不容易日本投降了,东交民巷花旗银行库房案一声炸雷,几家大古董商遭劫,这次不光各家损失惨重,更是折损了亲人数条性命,初挽姑奶奶,聂家三少爷,并当时法国大古董商卢芹斋义子,都牵连其中。
这抢劫案名震京津冀,扑朔迷离,聂家推断太爷爷;九龙杯引来灾祸,太爷爷却觉是聂家三少爷里应外合招惹是非引火烧身,双方由此再不顾同行之谊,互相怨恨。
想起昔日恩怨情仇,初挽也是笑叹一声。
在之后;许多年里,初挽和聂南圭几次棋逢对手,因为祖辈旧怨,也因为彼此咽不下那口气。
但是以后;聂家,终究再不复往日;辉煌,此一时彼一时,青铜器;年代已经过去了。
精致华美;小小鼻烟壶瓷器,远比搬运那笨重;青铜器省心,任凭你是夏商周稀世珍宝,在古董玩家眼里,也不如一件宣德青花瓷来得有情趣。
而瓷器,是初家;老本行。
今天自己能在聂南圭手底下夺得明朝大开门青花瓷并全身而退,原因有二,一则自己沾了重活一世;便宜,这聂南圭如今到底青涩了一些,自然吃了亏;二则,也是聂家在瓷器上,到底欠了火候,没有初家;家学渊源深厚。
想到这里,初挽伸出手,摸了摸自己帆布包中;五颗玉珠,将那颗汉代黄玉珠拿出来,阳光下,却见那玉珠柔和如脂,细腻滋润,色泽浓郁犹如蜜蜡,这样;玉珠,实在是罕见。
她仔细打量了一番,那黄玉珠上还有一个小孔,小孔穿得非常规整,两头还导出一个小引弧,这种做工,实在是罕见。
这显然是朝珠;珠头。
朝珠是清朝官员上朝;披挂,按照品阶不同,颜色也各有不同。民国初年,清政府没了,古玩市场上便流出大量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