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江湖经验
“启程了,得走好几天呢,你们几个娃子,耐着性子吧!” 胡麻几名少年,跟着二爷上了路,倒也渐渐的见着了几分寨子里看不见的风光。 拉车的是头壮实的黄牛,梳的毛光水滑,拉着这木轮子的大车,在这崎岖山路上晃晃悠悠,走的并不快,若要论起来,怕是这车上几个少年下了车,跑的都要比这牛车快。 但毕竟他们提前了几天出发,倒也不着急,因此一路看着沿途的风景,一路听着二爷吹着牛。 一两天后,他们便已渐渐离了老阴山地界,进了官道,道路平整了些,却也好不哪去,依旧凹凸不平,崎岖颠簸。 一路上,胡麻倒跟着长了不少见闻,在这个世界,远行赶路,那是大事。 头一件最怕的,便是撞见邪祟。 不过他们这车上,都是点了炉子的半大小伙子,再加上还有二爷这个六十年功力的老炉子在,却是一路畅行,没遇着什么。 当然,他们也是小心,每每天擦黑前,就已经找到了地方歇脚,还将寨子里带出来的塘灰塞在了胸前,寻常邪祟,倒也是很难近他们身的…… 但邪祟没遇着,剪径的倒遇上一波。 也没有什么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口号,只是一堆乱石,再加上横倒的枯树拦住了去路,一帮子穿的破破烂烂的人走了出来。 有人手里拿着粪叉,有人扛着镐头,甚至还有提溜了一根棍子的,手里拿着石头的,远远的就向着牛车上面的人作揖:“过路的乡亲,求您行行好吧……” “咱家寨子遭了灾,撑不到开春了,您行行好,给点粮食养活孩子。” “明年秋收之后有了粮,你还到这儿等着,咱们加了倍的把粮食还给您呀……” “……” 牛车上的少年们都不知所已,二爷却是大手一挥,跳下了牛车。 然后一开口就带了哭腔:“乡亲哎,咱寨子也穷啊,你看这都准备着去城里卖孩子了。” “不过车上带的干粮倒还有点,您不嫌弃就拿上。” “年头不好,咱老阴山里乡里乡亲的,全靠了彼此帮衬着才能活命呀……” “……” 一口袋糙米,给对方倒了三大碗,对方明明看车上还有半袋子,居然也不多要了。 还热心肠的上来搬开了石头枯木,并指点:“过了这岔道往前走二十里,是个乱葬岗子,有刨坟吃人的野狗,还有死后不宁的阴鬼,你们可小心点着,千万别在夜里往那边闯啊……” “谢了谢了,咱后会有期。” 二爷抱着拳与对方道别,远远的看他们又将石头给摆上了。 胡麻仔细瞅着二爷的一言一行,直觉告诉他,或许这些江湖阅历,用处倒不比自己学的把式更少。 倒是牛车上的少年们,等走的远了,便有跃跃欲试的,说刚才该动个手的,虽然咱一共六个人,但不见得治不过他们,被二爷往脑袋上抽了一巴掌:“以后就别说这个话。” “走江湖若靠了打打杀杀,你啥时候杀得完?” “……” 一路增长阅历见闻, 胡麻远远的看了一眼,便见平地上骤起了一座大城,远远看着,倒有几分气派,到了跟前,却见这城头是不小,但也土里土气,墙上修修补补,还有些斧凿火燎的痕迹。 如今离着太阳落山,还有一指,城里大门便已关了,只剩了左右小门开着。 二爷提前跳下了车,牵着牛到了城门前,那衣着破烂,无精打彩的守城官,见是一个老头再加几个毛孩子,便也有些不耐烦,摆着手道:“今天晚了,进不得城,在外头等着吧!” 二爷忙陪了笑脸上,拿出了当初那管事留的号牌,道:“官爷您瞧,咱是去红灯会里拜娘娘的。” “这车上几个孩子,都是红灯会要的伙计。” “……” “娘娘会的?” 那守城官倒是改了下神色,打量了一下胡麻等人,侧过身来,还指明了去处:“贴着路边走,看好牛别拉了粪,去西城掉竿儿胡同,就能找见红灯会的灯笼了。” “……” 二爷殷勤答应着,赶着牛车入了城。 正是夜幕将临时分,在大羊寨子,乡亲早就已经归了家,没准晚饭都吃过,躺床上进行那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了。 但这城里气象确实不同,两侧雕楼点起了华盏,人声鼎沸,过往客商身穿锦袍,或坐轿子,或骑了高头大马,巡视山神般在街道中间缓缓行过,货郎摊贩,高声叫卖,招徕顾客。 一群大羊寨子里来的少年们眼睛都看得直了,包括了胡麻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