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
【关于更新时间调整下,这几天是每晚十二点!】 “高先生,你可终于回来了!” 行宫寝殿书房内,朱景源从书案后起身,迎向了门口的高书言。 这半个多月,高书言和其他东宫属官,分别去了金陵各地明察暗访。 除了监督地方官府,他们还在必要时候现身,矫正地方官府之“乱政”,给朱景源平息了很多麻烦。 如今“豁免”召令已下,各地官府丢掉了包袱,陆续上报了府库真实情况,高书言自然也就回来了。 “殿下,您一向可好?” 作为太子的老师,高书言最关心朱景源的身体,所以先问了这么几句。 “前些日子有些咳嗽,服了药已无大碍了,今日跟十三弟一起锻炼,精气神倒也好了许多!” “先生请坐!” 二人分别落座后,高书言方开口道:“近日十三爷,可是帮了殿下不少忙啊!” 朱景源笑了笑,答道:“是啊,十三弟主意多,以前倒是没发现!” 然而高书言却脸色一变,沉声说道:“可殿下是否知道,十三爷的那些主意,也将您推上了风口浪尖!” “御史言官,笔墨如刀,再有人推波助澜,殿下危矣!” 按朱景洪的话说,只要把交代的差事办好,让皇帝老爹高兴了,太子地位就很稳。 好不容易让自己相信这道理,此刻听了高书言这番话,朱景源又有些动摇了。 “高先生,如今应天府内外,百姓对我交口称赞,民心所向……御史言官不足为惧!” 谁知高书言问道:“百姓可上殿议政乎?” 一句话,就把朱景源噎住了。 见唬住了他,高书言便叹道:“太子一心为圣上分忧,欲将钱粮早些归拢调遣,以图尽早将倭寇剿除,此等忠孝之心让人赞叹……” “可做任何事,太子都不能忘了自己身份,更不能为达目的乱了分寸!” “若真有弹劾,臣等自会上章为殿下辩解,但只盼殿下勿再莽撞行事!” 各种大道理压过来,朱景源哪还有辩解的余地,只能点头采纳高书言的意见。 “高先生,如今布政司已将钱粮整合,并将其运往东面战场,金陵都司各地驻军便可调动了!” “殿下所言甚是!” “金陵承平多年,都司众将疏于军阵,只怕他们懈怠以对,孤想让十三弟前去督战!” 这两天时间,为了让自己能去领兵督战,朱景洪可没少吹嘘自己排兵布阵的本事。 虽然同样是门外汉,可耐不住朱景洪说得煞有其事,还真就让朱景源信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这段时间,朱景洪出的主意基本见效,才让朱景源不再轻视他,否则定会认为他是胡闹。 谁知高书言当即起身:“不可……” “十三爷虽有智谋,可毕竟太年轻了,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自有众将协力参谋,何须一小儿监督挟制……” “殿下如此安排,致金陵众将于何地?” 朱景源若有所思,细细一想也有些道理。 派一个小孩去督战,确实也太草率了些,此举既是对金陵众将不信任,传出去也会让人笑话。 “何况……圣上派殿下来金陵,是要考验殿下平定地方,岂能事事劳烦十三爷?” 高书言的这番提醒,包含着对朱景洪的忌惮。 这些天朱景洪所使手段,促成各地衙门如实上报情况,前后环环相扣着实令人心惊。 虽然手段有些下作,但效果却非常之好,难保不被皇帝看重,毕竟当今圣上,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毕竟朱景洪……也是当今皇帝的嫡子啊! 心里想着这些,高书言越发为太子感到担忧,但这些话他又不能直说。 “高先生所言有理,只是这军阵之事,孤实在不甚明了,就怕众将推诿搪塞,误了剿倭大计!” 倭寇和地方豪绅,豪绅和军队都有关系,其中利益盘根错节,唯实让朱景源不信这些武将。 “不懂可以学,殿下何不亲自督战?如此正好学以致用!” 怕朱景源打退堂鼓,高书言又劝道:“圣上为马上天子,文治武功震古烁今,殿下修文已极,若能谙熟武事,圣上定然欢喜!” 朱景源最盼望的,就是得到老爹的赞许,毫无疑问高书言的话说动了他。 只是去督战而已,又不是亲自指挥,朱景源你一定可以! 暗自为自己打气,朱景源点头道:“就依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