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刘隆对天文只有那么一点点感兴趣,但天文和历法相关啊。他感兴趣的是能准确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
自古以来关于历法的争议有很多,最著名的当是杨光先与汤若望南怀仁之间的历法之争。
杨光先最著名的一句话“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可能很多人都听过。
大汉连年水旱,刘隆绞尽脑汁想办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了培育良种、改革农具、兴修水利,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也是他关注的重点。
张衡被刘隆问得汗流浃背,回去之后奋发图强,终于有了一点收获,提出关于日食形成的猜想。
一日下午放学,张衡讲完课并没有走,而是叫住刘隆,向他面述关于日食成因的猜想。
张衡说:“月食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大地挡住了照亮月亮的太阳光。下臣猜测,日食的形成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挡住了太阳的光芒。”
刘隆点头,示意张衡继续说下去,日食形成的原因确实是日月地处在同一直线上,月亮挡住太阳光,其背后的阴影落在地球上形成日食现象。②
张衡的脸上明显流露出激动的神色,道:“下臣请圣上到外面试验一下。”
刘隆道了好,跟着张衡走到殿外。张衡请刘隆面西东向站,告了一声罪,他立在刘隆身前。
张衡突然张开双臂,皂服袖子宽大,他的影子彻底将刘隆笼罩在内。
刘隆见状,蓦地明白张衡的意思,开心地笑出来,道:“我明白张师傅的意思了,细想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
张衡开心地笑起来:“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现在正值寒冬腊月,走到太阳之下则阳光融融,若入宫殿阴影之中不仅光线昏暗而且气温骤降。”
“张师傅言之有理。”刘隆点点头道:“若张师傅的猜想是真的,那张师傅能证实以及预测日食吗?”
如果日食能够预测,对于现在那些将君王失德与日食联系起来的说法绝对是一个强有力的驳斥。
张衡闻言一震,低头沉思起来。日食的假设让他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与皇帝分享。现在,皇帝的要求让他从欣喜回到现实。
证明假说正确的只有实践。
“启禀圣上,应该能。”张衡想罢,眉宇间透着一股凝重。
他向皇帝解释道:“大汉所用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阴’是指月相的朔望变化,约为一个月;‘阳’是指每个太阳回归周期,约为一年。”③
“前人对这些都有研究,只要弄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能推测出日食。”
刘隆惊讶地睁大眼睛,心中赞道果然是科学家。于是,他大手一挥道:“张师傅尽管去观察去研究,需要什么器具找尚方局要就是。”
刘隆说完,诡异地顿了一下,转头问江平说:“朕还有多少份例?”这几年一直在减份例,该不会现在囊中没钱了吧。
江平温和地笑笑:“圣上说笑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都是你的,何谈什么份例?”
刘隆懂了,皇帝的份例全靠自觉,喜好奢侈的随便拿,提倡节俭的省者用。
张衡听后,提醒了一句:“王者无私。”
刘隆轻咳一声,走出张衡的阴影,抬头对他说:“朕的意思是全力支持你研究。嗯……你也不要忘了农具和纺织工具的改进。”
张衡:“……遵命。”既要研究天文历法,又要改进农具纺织器具,圣上真会给他找活呀。
刘隆冲张衡点头,抬脚正要走,突然停住脚步,退回来,上下端详张衡,说:“张师傅这一身本领,教我们这些人是埋没你的才能,不如你择一二聪明伶俐之人传承你的衣钵。”
张衡愣了一下,怔怔地看向皇帝,皇帝笑吟吟地回看。
啊这……
皇帝现在还要他教导小徒弟。啊,皇帝能不能换个人薅,他觉得那个叫蔡伦的就不错。
张衡回过神,思考半响,想起骨感的现实,忍不住苦笑道:“司马迁曾言: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④虽说的不是现在,但亦不远。”
刘隆侧耳倾听,张衡继续道:“下臣以辞赋闻名乡野,被征为僚佐,又以经学与马季长交游,校书东观。天文算数是下臣的爱好,志趣所在,故能继续坚持。“
“然而,学而优则仕,学子多通经学律法,以便入仕。天文算数需要天赋和努力,但它不能为学子入仕提供便利,即使有,也多是太史令等职。”
“非下臣不愿意,而是愿意学下去的人太少了。”张衡最后总结道。
刘隆闻言默然,良久长叹:“使人不能养其天性尽其才,这是朕的过错。”
话题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张衡正想安慰皇帝。
刘隆突然又说:“天文算数关乎国计民生。在朕看来,无论是什么学问,只要有助于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都是好学问,持有它们的臣子都是国之栋梁,是大汉不可或缺的存在。”
张衡听了,心中涌现一股暖流,感慨道:“下臣得遇圣上,是下臣之幸。”
“下臣曾在东观时,见有中贵人求学于诸校书郎。这宫中寺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