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一章 陛下说行,就一定行!
正月初三,辽东大地依旧白雪皑皑,沉阳城中的军民还沉浸在过年气氛时,贾六却已经秘密离开沉阳启程入关。 正月初一,在给参加御前会议的文武发了过年压岁钱后,贾六就召开了一场决定关外命运,也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会议。 根据会议精神,关外将设辽东省,省会设于沉阳,管辖范围为原盛京将军辖区,主要为辽西、辽南、辽东三大块。 现有人口75万,其中70万是原留守关外的八旗,余五万是近年由山海关“偷渡”至辽东讨生活的关内汉民,及部分蒙古人。 计划维新二年,也就是今年,关内将至少迁出五十到八十万人口充实辽西走廊以及辽南诸州。 今后也采取一边建设,一边移民的方案,确保维新十年关外总人口能够突破一千万。 移民主要来源一是关内的流民、乞丐;二是各地囚徒;三是朝廷派出的专家技术人材及家卷以及驻军家卷;四是通过招聘方式从关内招过来的人员。 朝廷为此将提供不下千万两的经费,确保移民到了关外后能够有房屋、有土地、有种子、有生产用具,以及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 这笔经费的最大出资方目前是葬爱家族。 由于目前关外总体人口太过稀少,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暂不细分辖区,也就是除辽东一省外,其余地方暂不设省治。原黑龙江将军防区、吉林将军防区、宁古塔防区改为三个省级军区,分别进驻一镇军队,以统制为最高军政长官。 另在庙街、墨尔根、科尔沁、伯力等地设军分区,每个分区以协为单位进驻。 原第二军提督祖应元被任命为关东经略使一职,全权负责关外包括辽东、辽南、辽西、吉林、黑龙江、宁古塔、漠南蒙古在内所有地区的军政事务。 除第二军改为关东边防军外,由安木指挥的新一镇同满蒙联军降兵、关外八旗其余兵马合并,成立蒙古驻防军。 关东边防军同蒙古驻防军直属关东经略指挥,除应对俄国人外,也负责对漠北蒙古的安全事项。 原隶东进兵团的第一军保宁部则从锦州秘密抽调入关,随后归东进兵团指挥的两个混成镇也将陆续入关,充实京畿同时做好西征准备。 贾六临行前单独接见了祖应元,给其留下十字手谕——“先搞好基础,再准备打仗。” 离开沉阳后,皇帝专列沿途换马不换人,不作任何停歇。 路上,除批示各路送来的公文外,贾六依旧习惯看报。 除了内务府主管的《大清日报》,还多了一份内阁主办的《维新日报》。 维新相比大清,不能说抄袭,只能说是完全一模一样。 《大清日报》讲思想,《维新日报》就讲意识。 大清讲共同进步,维新就讲共同发展。 大清讲发展科技,维新就讲提高生产力。 大清讲西学中用,维新就讲师夷长技以制夷。 反正,维新那边是一点创新也没有。 不过贾六并不生气,反而沾沾自喜道:“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内阁总体还是尊重朕的。” “当然,当然,不尊重陛下的都在陛下身后飘着呢。” 车厢内的两位内阁成员不迭点头。 事实上《维新日报》虽是内阁作为主管机关,但实际负责人是共进会的李会长,老纪和奎尼对这份报纸都没有管辖权。 所以这份报纸到底报道什么,二位总理副大臣也是一无所知。 但皇帝陛下高兴就好。 “时不我待,今后不仅是内阁,各部门,各地方也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要讲效率,不要拖拉...” 贾六正作指示时,外间传来安保处长王四喜的请示声:“陛下,前方就是八里铺了,是否停车休息?” “不用了,到山海关朕再小个便。” 说话间,专列突然“扑通”一声,车厢整体抬高的同时,车内的皇帝连同阁员也不约而同起伏了一下,脑壳撞得晕乎乎的。 道路条件不太好。 路上老是有坑。 虽然专列已经想尽办法减震,但道路情况还是导致专列一路颠簸的很厉害。 尤其轮胎是木质而非橡胶,这就使得坐在专列中的贾六就差蛋都颠散了。 然而贾六对此已经习惯,甚至没有让司机减速,结果就苦了老纪和奎尼,两人都是老骨头,哪能跟六皇帝个小年轻比呢。 一路过来,两位阁臣有点想死的感觉。 实是受不了的奎尼都囔一声:“这路太差了,回头让户部挤点银子先把山海关到沉阳的驿道拓宽平整,就这个交通条件怎么能行。” 老纪深以为然:“要想富,先修路,路况不好要误大事的。” “路是一定要修的,不过朕想在驿道之外再修一条铁路。” 贾六变魔法似的从屁股底下抽出一只盒子,又从盒中好一阵翻找取出一张卷起来的图纸摊在面前的小桌上。 老纪和奎尼眼尖,均是注意到皇帝陛下屁股下的铁盒上写有一行字——“机器猫专用”。 机器猫什么意思? 二位总理副大臣一头雾水,越发觉得六皇帝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