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都来,有好事
分忧,你们分明就是欺君,欺我皇上不识货嘛!” 这话一说,老纪他们顿时息火,不敢吭声了。 玩归玩,闹归闹,你老阿把窗户纸捅破就忒没意思了。 “朕也觉得你们在哄骗朕,好像朕这个皇帝是棒槌似的。” 贾六十分痛心,他不是不允许臣子薅他的羊毛,但不能把他薅成葛优啊。 十几万两的宝贝就出几千两,你当六皇帝这是法拍呢。 “一个个的像什么样子,有点朝廷重臣的样子吗!我看你们连市井无赖都不如!” 关键时候还是会长有担当,怒斥老纪他们想占皇上的便宜,可话锋一转却向六皇帝提出一个大胆想法。 就是包卖制。 “如果皇上非要出售宫中藏宝,臣以为此事最好交给内阁来办,内阁给皇上一个底价,至于之后卖多少,那就是内阁的事了。” 这个包卖制一听就是脱胎于包税制,蒙元时期的做法。 比如江南地区每年赋税五百万两,但只要向蒙元朝廷交二百万两就行,其余地方自行截流。 这个政策对于官绅极为友好,因此使得蒙元时期的汉人官绅对蒙元无比亲近,很多人终生与明朝为敌,不仅不做明朝的官,死了都以故元遗老自居。 同理,“包卖制”将使整个维新朝的官员从中得利。 贾六想了想觉得会长这个建议其实也行,因为他这个皇帝代表是大家的利益,所以应该雨露均沾,人人都得到一点甜头,才能保证大清更美好。 左右都是捡的老四鬼子的漏,拿出来给大伙分了也没什么好心疼的。 扭头问金简:“宫里有多少件的?” 金简忙道:“一万三千件。” 贾六想了想,决定把除三希堂以外的宝物以打包形式卖给内阁,内阁向他交纳八千万两。 真要按市场价出售,那是几个亿的买卖。 只收八千万两,贾六真就是打的骨折价。 收这么低主要是考虑根本不可能一次性卖光,而且周期很长,所以费心的事让老李他们去办。 至于这八千万两,也允许分为五期。 至于内阁接下来是搞拍卖,还是跟收购商洽谈什么的,由内阁去拟定。 但贾六强调青铜器不可以卖,古籍典章也不可以,能卖的仅限书画作品,金玉银造等工艺品。 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历史价值,其本身也是市场行为。 好比画画的,没人买,谁画? 只不过这些人画的好,加上年代久远传下来才成为有价值的宝贝。 但本身,还是商品。 畅春园、圆明园暂时不动。 什么时候缺钱再说。 “内阁组织个部门,朕看就叫国博院吧,编制上归礼部,跟国史馆一个品级...国博院把这些宝物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一下,能卖的不能卖的都要有账...” 贾六还没说完,老纪就自告奋勇了:“臣还年轻,于古玩方面也是专家,不如就由臣兼任这个国博院长好了。” 老阿不服气:“臣比老纪年轻两岁,臣觉得臣也行啊。” “抗议,臣抗议!” 六十五岁的金简反对以年轻来作为担任国博院长的标准,指出年纪越大办事越稳重,所以国博院长由他来做简直不要太适合。 贾六都懒得理会这三个家伙,问奎尼:“和珅去哪了?” 奎尼道:“关在刑部大牢。” 贾六挥手:“别关了,放出来吧,传朕旨意让和珅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国博院长。” 就是把皇家宝贝鉴定一事完全交给和珅负责,但大方向和出售业务上由内阁指导。 “这...” 会长犹豫了下,勉强同意,没当场把六皇帝的人事任命给顶回去。 见老李同意了,老纪和老阿他们当然也没话可说。 奎尼知道皇上同和珅之间的交情,更是不会反对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 这么多宝贝,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不可能消化。 反正具体怎么卖,贾六不管,他只要他的八千万两。 之后将那件王羲之的字帖拿出扔给奎尼,后者看后脸色当场变得很难看,“扑通”跪倒在地连连磕头,什么话也不敢说。 不用问了,贾六家里的那三件字帖必然是赝品无疑。 “回头朕去你家跟你好好算这账。” 贾六哼了一声,叫住准备开熘的老纪他们,咧了咧嘴露出一丝玩昧的笑容:“你们几个不是喜欢竞标吗?都跟朕来,朕有好东西卖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