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人,得加钱 > 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爷,您全家被端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爷,您全家被端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保柱提出的问题不是问题。
因为,乾隆不可能跟六子妹夫一样,连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及道德底线都不要的。
对此,贾六本人是深信不疑的。
一信乾隆要脸;
二信自己不要脸。
“老四鬼子真敢自称是汉人,不是王爷不答应,而是富中堂和安亲王不答应!”
职业官僚出身的丁副主任相比职业士兵出身的保柱,明显具有更多一些的政治智慧。
丁副主任认为,不管京中是否发生变化,王爷过去的朋友和敌人又是否穿一条裤衩,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促使王爷的朋友和敌人坐在一起的关键只有一点。
那就是满洲的根本利益!
所以,除非乾隆能奇迹般的上演宫廷政变,一举端掉富、色同盟,重新掌控包括京师在内的北方局面,否则,他就不可能自认什么汉人。
因为,富、色二党是目前最坚定的满洲同盟党。
维护满洲利益的需求和坚定,远胜披了层满洲皮的王爷。
乾隆敢称汉人,两位大佬绝对第一时间勒死他,然后合拥太子登基。
目前基于可能性猜测,也就是基于王爷暴露了的最坏情况推理——京师形成了一个反对王爷的小集团。
那么,想要破解这个小集团,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王爷就必须以谣制谣。
你们说我是假冒满洲人,那我就说你们的皇上是汉人。
好处有二。
一是通过重启老四鬼子身世调查分裂京中的反动小集团,哪怕分裂不了,也会让这个小集团内部变得不稳,人心不齐。
团结就是力量。
不团结,就等着被分而治之。
二是掌握八旗外围,即通过大量不明真相的八旗群众反推老四鬼子这个名义上的八旗共主。
进而将富、色二党打成谋逆集团,大清上下人人共诛之。
也为大将军王的清君侧行动套上正义光环,扫平一切律法上的障碍。
“真到了兵临京师那一天,你们不要急着拥我进紫禁城,事先找几个御史文官到城门请我先去祭拜一下孝陵,切记!”
贾六喝了口茶,吐出几片茶叶。
觉得味道太淡,又撅着打着红蓝补丁的屁股,从不舍得喝的茶包里捏了几片丢进去。
对于仪式感,他向来注重。
这个孝陵可不是南京的朱元璋墓,而是大清入关始皇帝世祖顺治爷的坟。
由于技术条件和时间不具备,孝陵目前保存完好。
礼部尚书奎尼曾经提出对孝陵进行考古,因为奎大人怀疑孝陵地宫中埋葬的不是世祖爷真身。
原因是传闻世祖爷在五台山出家了。
对此,贾六给出的批语是——“知道了。”
确定了事情走向的基本脉落,贾六做了两点相关指示。
第一点就是丁副主任提出的引导。
即组织人员大面积造谣,并推动湖广前线八旗官兵的反战之心,进而引导他们向罪恶打响正义的枪声。
要求是可控。
工作主要在不属于王爷嫡系的中央军内部开展。
多达二十个团的中央军是贾六心头大患,一日不消灭这支大清最后的武装力量,他一日都难以安心入睡。
“必要时候,做掉钮伦保,还有我老表。”
说到老表时,贾六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痛心之状。
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家亲戚。
他姓贾也好,姓爱也好,乌尔希巴兰都是他亲戚啊。
但为了国家的将来,也只能大义灭亲了。
第二点是要将缉捕逃兵法向全国铺开。
这和第一点似乎有点冲突。
丁副主任不是太理解,这边都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引导八旗官兵打回老家去了,怎的王爷还要大肆捕拿逃兵呢。
不应该是鼓励逃跑现象么。
逃跑的人越多,思乡的人才越多;思乡的人越多,反对乾隆的人才越多;反对乾隆的人越多,支持王爷拨乱反正的人才越多啊。
贾六摇了摇头,很有深意道:“这是八旗内乱,不是本王造反。记住,不管什么时候,本王都只能代表正义的一方,代表多数人,而不是代表邪恶与少数。”
“如果八旗内乱,一致要求打回京师,王爷便是顺水推舟,放眼北方无人可当王爷一击.是时候为王爷准备皇袍了。”
丁副主任眼中满是期盼且激动的目光,但还是没明白都要北伐皇袍加身了,您搁这还抓什么逃兵啊。
贾六没有解释,而是神情凝重转身看向身后的巨幅地图。
地图上赫然有27处打叉所在。
分别是江宁、西安、太原、德州、杭州、福州、开封、成都.
其中一处又被加了圈,却是荆州。
根据八旗军队编制显示,目前为止,除京师、荆州以外,大清在全国各地有26处满城,共驻有八旗官兵55000人。
这些地方分设将军、副都统、城守尉负责。
“关内八旗共有三条防线,第一条由德州经开封至西安和杭州的黄河、运河驻防线;第二条是由江宁经荆州至成都的长江驻防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