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大人再审审
一般为七品以上)的官员工资要公开透明。 比如杨景素这个布政使的正式工资只有155两,养廉银则在一万两到一万六千两之间。 新制下,工资养廉银合并,取15000两这个定制。 按一两银子购买力折算,老杨一年养廉银也有大几千万的。 具体就是养廉银究竟给多少,要有个标准参考。 老杨不愧是干过总督的,一听就明了,立时指出可按官员年终考绩制订对应的工资。 如考核上优,则顶额拨给。 如考评一般,则中额拨给。 考评特差的,按最低拨给。 过往地方官员养廉银实际都是上面一级衙门拨付,如此存在大量弊端,很容易产生权钱交易。 比如,上面是全额顶配给下面发养廉银3000两,问题是下面未必能拿到全部,可能只拿到2000两。 还有一千两哪去了? 问题便出在这里。 不透明。 今后工资发放统一收归布政使司,由布政使司衙门根据地方官员一年表现评绩,再对照标准报总督衙门核准发放。 “对,就是这个意思。” 老官僚就是好,一点就透。 按他的新规定执行,每年就能省下不少财政工资开支,另外则是将全省官员的“经济”命门捏在他这个总督大人手中。 往后,直隶全省官员吃的就不是朝廷饭,而是贾大人的饭了。 要是贾六搞出银元来,那便是直隶百姓连同当官的花贾大头,吃贾大头,用贾大头。 经济一下就活跃了。 不过杨景素很快就意识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如果将工资发放全部收归省藩库,那就会造成工资拨付不及时的问题。 对于品级较高官员,工资发放不及时不会太影响,但对于品级较低,尤其是在清水衙门,实际一线工作的官员而言,那可就比较惨了。 贾大人是什么人? 别人想到的,他早就想到了。 很自然的拿出直隶银行这一方案。 也就是以总督衙门名义于各县设立“银行”,所有官员工资发放都经过银行代办,并且地方上缴赋税也一律通过银行上交,地方水利河道之类的工程款也由银行发放。 暂时没有提出“吸储”这一概念,乃是要等“银行”这一新生事物为官员熟悉,并具备权威之后再行推广。 这一点同四川银行又有不同。 直隶有一百多个县,那就是要建一百多个银行,再有府行、省行,少说要建两百个。 连带着银行人员,护卫人员,和各级官府的对接等等。 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涉及到的不仅是民政,更有军队这一块。 “下个月先在保定试点,人员编制这一块从藩库先调一批,一边建一边培训...” 贾六在那滔滔不绝同老杨说了半个时辰。 中途老杨借口方便一下,再回来时已经是取了纸笔,认真记录了,时不时的给出自己的专业见解,惹得贾六很是高兴。 索性把自己整理直隶财政的终极目标也给讲了。 便是要将地方三班六房人员的开支统一纳入省财政。 老杨不解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就是以后三班六房这一块的开支不再由地方自收自支,也归藩库通过银行拨付。” 贾六前几天就在研究财政问题。 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困扰财政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开支问题。 而地方开支说白了就是三班六房运转问题。 清承明制,对于地方“吃公家饭”人员也不开工资,而是让县里自收自支。 说白了,就是允许地方在正税以外收取各式杂税,如果不收这些杂税,县太爷别说给县衙的三班六房开工资了,他就是连自己带来的师爷工资也开不了。 没工资,谁给你县太爷干? 三班六房人员相比官员人数多了十倍甚至数十倍不止。 以安肃县为例,名义上的官只有三人,但围绕这三名官的工作人员却有三百余人不止。 前世时贾六看过一些研究,说什么平代百姓供养官员比例很大,如唐代约三千名百姓供养一个官员,明代是两千多百姓供一个官,清代似乎千人不到供一个官。 而到了近现代,演化为几十个百姓供一个官。 看起来似乎有些吓人,实际上这些研究得出的数据根本不准确,因为研究者只研究了官与吏,并没有将吃公家饭的大量帮闲计算进去。 只算官的话,安肃县十几万百姓就供三个,可实际上三班六房包括乡捕杂兵都是要百姓供养的。 三班六房人员规模庞大,他们的存在一方面维持了朝廷对地方治理,没有县官也能把一个县管好。 然而三班六房的存在,使得皇权下不了乡,这帮人大多是地方士绅的代言人,有些甚至能让县令变成摆设。 供养这些人的苛捐杂税比入国库的正税还多,所以贾六就得对此现象进行治理,一方面是更加有效的把控地方,另一方面则是落一个“为民减负”的美名。 百姓免了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