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李自成的登基大典
“这么早把大伙儿叫来,咱们赶快商量商量,我大顺朝该怎么办,北京城是战是守?大伙无需顾忌,畅所欲言。本王绝不怪罪。” 李自成说完环视一圈,并没有人说话。 咳咳!丞相牛金星咳嗽两声,迈步向前,躬身说道;“陛下,如今北京城强敌环顾。我朝若要据守实在艰难。” “我大顺始于陕西,发于河南,西北才是龙兴之地。” “今番大明朝已经灭亡,北京城周边一片荒芜,实在不是养兵的地方。” “我朝大军,应该得胜还朝,带上所得财宝回归陕西。” “至于李建安、吴三桂、多尔衮之流,陛下万金之躯,何必跟他们争一时之长短。” “不如就让他们留在北京,随他们狗咬狗去吧。” “待我等回归陕西之后,上承天意,下顺民心,用所获财宝发展农工,兴修水利,操练兵马,制备武器。” “待来年,李建安、吴三桂、多尔衮三败俱伤之时,我大顺挥师东进,问鼎中原,指日可待。” 李自成点了点头;“丞相所言颇有道理。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见李自成着急逃跑,自然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许多官员不住点头,连连称是。 李自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好!既然如此,兄弟们就吩咐下去,各营将士收拢物资,收集粮草,所获财宝统一交公,先拉到皇宫之中。带回到西京之后,按账目分发。” “前明的降官降将也好,北京城的百姓也好,愿意跟随我李自成的,可以随营前往西京。” “不愿意去的,可以留在城中,我李自成概不勉强。” “传令下去,今明两天,非我手令,不许任何人出城。大伙各自忙去吧。” “是!”文武百官答应一声,各自散去了。 等文武百官走后,李自成亲自做出安排,派出几路精锐探马,随时监控吴三桂、多尔衮、李建安的动向。 天亮之后,北京城里乱了起来。 一队队闯军将士冲入大户人家,抢走所有剩余粮食,以备大军西逃时充作军粮。 京城各处一片鸡飞狗跳,惨叫哀嚎。 同时,有许多闯军将士在京城各处路口张贴告示,希望有识之士,追随闯王逃往西北。愿意从龙者可以随时到大明门报名,明日前往老营汇合。 经过两天搜刮,北京城内余粮几乎被搜刮殆尽。 第三天上午,文武百官又接到通知,前往皇宫参加李自成的登基大典。 上午时分,李自成独自在天坛祭天。 中午,李自成从大明门进入皇宫,在皇极殿前面的广场上,接受文武百官的三叩九拜。 牛金星代表李自成宣读了登基诏书。 诏书里写道;““朕生于陕西小吏之家,幼年丧父,草莽求生,身同庶民之苦,感受饥病之伤。” ”二十三岁,朕起兵于西北,登高一呼,响应者众,不求闻达于天下,只愿安顿于乡间。” “怎奈官绅辱以反贼,接连打杀,朝野作为流寇,四方围剿。” “朕本无意推翻明庭。奈何明庭不仁,驭百官为奴仆,禁万民如猪狗,以国为家,搜刮微财资淫宗室,抢夺口粮娇奢权贵。” “以致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我华夏受天眷佑,乐享东土,数千年经久不息。” “今番国难,朕举仁义之师,推翻恶明,以保万民。” “北京易主,百姓奔走相告,喜迎王师。” “朕不贪富贵,亦无意登峰造极,奈何天下危难,救民涂炭,刻不容缓。”.. “而今众将文武群臣,军民百姓合词劝进,士农工商再三恳请,朕唯有勉为其命,以顺民心,御统社稷,克承大宝!” “众将佐命开国,济世安民,有大功勋,宜加殊礼。” “宗敏诸人,运筹帷幄,决胜庙堂,汗马功劳,开拓疆土,应加侯伯士爵,锡以诰券。” “凡文武官绅,倡先慕义,杀敌建功,亦予通行叙察。惟尔万方,与朕一德。播告遐迩,咸使闻之。” 登基大典完事之后,李自成召集所有宫女太监,在广场上集合。他对太监们高声说道;“恶明残暴,戕害了兄弟们的身体,朕已经为大伙报仇了。朕无需太监服侍,尔等各自谋生去吧。” 许多太监们听说得了自由,不再纠缠,当即四散离开了。 有一些年老和年幼的太监因为老家比较远,纷纷跪倒下来,央求李自成收留。 李自成道;“朕此番西去,路途艰辛,不知何年何月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