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明朝马市
明朝末年没有出现大规模骑兵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财政糜烂,中央朝廷负担不起一支精锐骑兵的花费。 曾有人大概统计过,一名骑兵的花费大概相当于十名重甲步兵。 也就是说一支一万人的骑兵部队,花费足以相当于十万步兵。 "王安,将所有关于辽东马市的奏本,全给朕拿来。" 回到了乾清宫后,朱由校急匆匆的冲着王安说道,对于如何建立一支骑兵部队,他已经有了一点初步的想法。 王安听出朱由校声音的急切,不敢耽误,躬身应诺,便转身小跑离开。 时间不久,王安便带着两三个小太监,返回了乾清宫暖阁,每个人的怀中都抱有许多奏本。 "爷,近些年的辽东马市的奏本,以及朝廷对于蒙古诸部落的赏赐记载都在此了。" 马市,顾名思义,交易马匹的市场。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原王朝并不盛产优质战马,但是相反,草原一直是盛产马匹。 早在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就下令于辽东开设马市,当时选择的地点是开元城和广宁城。随着马市贸易的发展,明朝又陆续开设了多个马市。 然后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单一的马市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市场,马市性质也由“官市”向“民市”过渡。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明朝在各地的马市也基本关闭,导致明朝获取战马变得更加的艰难。 李成梁之所以能够称霸辽东,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私军,便是因为其牢牢控制着辽东马市的贸易,从中获取暴利,以此供养大军。 "给朕传旨辽东及大同巡抚,宣府巡抚,着其重开马市,向蒙古诸部落采购战马。" 明朝对于马市控制的极严,每一次开放的时间都是有严格限制的,对于所能交易的数量也有严格控制。 "令代王全权处置大同马市一事。" "令晋王全权处置宣府马市一事。" 朱由校仔细思虑了一会,决定还是给这些藩王们找些事干。 对于如何说服内阁,朱由校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们不是怕花钱吗?不花自己的钱不就好了,反正明朝藩王手里有的是钱。 朱由校有意改革宗藩的想法早已不是秘密,随着郑太妃妃宫,河南周王,福王全被朱由赐予了自由出入的特权之后,几乎所有藩王们都意识到了朱由校的特别。 "再给朕将内阁阁臣请来。" 朱由校详细的看过了大同,广宁等地关于马市的奏本之后,心中有了一丝底气。 ... ... 没过多久,在文渊阁办公的三位阁老,便在王安的带领来到了紫禁城暖阁。 韩爌和何宗彦二人还有些好奇,不明白怎么今日朱由校突然来了兴致,同时召见他们三位。 倒是走在最前面的刘一燝若有所思,他大概猜到了皇帝此次召见的目的。无外乎关于骑兵之事。 上次朱由校单独召见他的时候,便就此事问询过他,不过虽然当时他拒绝了朱由校,但是他也看出了天子脸上的不甘。 "臣等,见过皇爷。" 三位阁老毕竟身份尊贵,非特殊场合,不用次次行那跪拜之礼。 朱由校瞧着坐在椅子上面的三位阁老,脸上露出了一丝人畜无害的笑容。 "三位阁老,朕今日瞧辽东奏本,有一事不明,故请三位阁老为朕解惑。" 刘一燝作为内阁首辅,率先说话。 "陛下请讲。" "昔年李成梁麾下有铁骑数万,称霸辽东。如今我辽东虽有将士十数万,可却只能困守城中,任凭建奴嚣张,这是为何?" 听到朱由校的问题后,三人脸上升起了一丝尴尬。 "陛下,如今建奴虽然可逞一时嚣张,但有我辽东诸将官在,相信犁庭扫穴,指日可待。" 依旧是刘一燝站了出来,硬着头皮说道。 "哦?请首辅教朕,如何犁庭扫穴?" 朱由校脸上出现了一丝嘲弄之色。 "这..这.." 刘一燝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朕有意在辽东重建一支精锐铁骑。" 朱由校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不可。" 三位阁老顿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说道。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没有多余钱财支援辽东了啊。" 刘一燝还是搬出了之前的理由,身后的韩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