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综名著]和盖茨比双双暴富后 > 第95章 第 95 章

第95章 第 95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受。

直战争以来,女性投入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她们在各个行业开始发光发热,像设计师、护士、秘书、教师、编辑、作家等。

但始终在专业的领域里面,女性还是很难突围而出,像女医生和女运动员在市面上都十分稀有,所以乔丹那么有名,一名女性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职业里面拿出成绩来是一件值得大肆报道的事情。

目前最有名的女设计师就是可可·香奈儿了,但是香奈儿的营业额还没有她高!

这不是指香奈儿的衣服不如她出色,而是在经营上面,希莱尔的确做的更好,希莱尔擅于经营是广为人知的事情,所以才能在开店不到一年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时装品牌之一。

这不仅仅只是“拿出成绩”这么简单,而是一枝独秀啊!

况且她还年轻得不可思议!

有这场发布会的成功在先,再加上希莱尔的真身曝光这样的惊人新闻,可以想象到的是明天的娱乐报纸应该会被她的名字洗版!

如果现在有互联网,论坛上面的时尚版大概已经冒出了几十条相关的帖子,并且正在盖着高高的楼。

可惜目前的信息流动是有时差的,美国人最快也得一天后才知道在发布会上发生什么事情了,而且碍于通讯的难度——没有国际电话、发电报的字数有限制,又不能传送图片,美国媒体只能以纯文本报导这边的事情,内容还不是很详尽。

《纽约时报》:“直击巴黎时尚游行——希莱尔本人现身”

《纽约邮报》:“希莱尔竟是她!!!”

《刘易斯维尔日报》:“希莱尔于时尚游行获取佳绩,惊天秘密曝光”

就连报纸都惊讶得要在标题上加上三个感叹号了,可想而知读者们看见会有什么反应。

报道的内容大致是希莱尔在发布会上展出了什么样的衣服,人们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最后再划重点说明伊莎贝拉·布朗特自爆她就是希莱尔的事情。

连电影都不敢演这样的反转剧情,美国时尚界那边肯定已经炸了,可惜伊莎贝拉人还在巴黎,不知道美国人的反应怎样,至于法国人的反应倒是非常两极。

法国人对希莱尔不如美国人熟悉,不像美国人已经就希莱尔的真正身份争论了大半年,他们是自从巴黎和会才认识希莱尔,甚至还对“伊莎贝拉·布朗特”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压根不知道她是谁。

从法国人的角度来看,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冒出了一名挺有看头的设计师——他的高定婚纱做的真不错——他要参加时尚游行了——噢他的发布会太有看头了——慢着,“他”是个“她”?!

所以相比她的身份,法国报纸更多的是着墨在发布会的衣服上,本来他们就对希莱尔的真正身份没那么八卦,顶多就是感叹一下这个品牌背后的创始人竟是一位如此年轻的女士。

没有意外地,各大报纸的时尚版上面都出现了她的名字,直到时尚游行周结束还在乐此不疲的讨论着她。

《小日报》:“希莱尔裤装引轰动,是前卫还是伤风败俗?”

《晨报》:“时尚游行最有看头的一场发布会”

《新闻报》:“黑寡妇风将风靡巴黎?”

时尚评论家们对“黑寡妇”系列的好评占了压倒性的优势,多莉·塞纳斯在专栏里写道:“我从未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希莱尔使我大开眼界,她以‘寡妇’为题,展示了一个优雅自信的女士的着装应该是怎样的——端庄的黑裙、带有小性感的礼服、无惧旁人目光的裤装,她的创意是我见过数一数二的。考虑到她的年龄,也许时尚界正正需要这样的一股革命性的新血。”

连最著名的时尚评论家都对她赞赏有加,再加上可可·香奈儿在接受《小巴黎人报》的访问时指:“不是希莱尔走的太快,而是我们跟不上她的步伐”,时尚界对伊莎贝拉这名超新星的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先前说她不够资格参加时尚游行的人通通噤声,各大时尚杂志的编辑们还打算在杂志里给希莱尔制作一个专题介绍。

最直接的转变就是伊莎贝拉在这几天里只能躲在酒店里面,因为天天都有记者在酒店外面等她,前台的服务员跟她说有一大堆人来找她,包括伍德女士在内,跟希莱尔关系不错的老顾客都想向她要个说法。

何况想要找她不只有希莱尔的老顾客,还有好些巴黎的高级时装买家,她们有的是出席了她的发布会,有的是从报纸上看见“黑寡妇”系列的衣服,想知道这系列的衣服什么时候上架,又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定制。

这场发布会令伊莎贝拉的名气冲出国际,不过这不代表她就能够忽略外界的反对声音。

有保守派人士指责她伤风败德,女人为了工作或运动而穿裤装还可以理解,但是裤装作为女性的一种日常装束?那是不能接受的!

“正如男人不会穿裙子,女人也不应该穿裤子,那是一种潜越,是道德的败坏!”一名保守派的议会议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