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
因。
不过真正去过巴黎的人肯定都不觉得这里浪漫——满地的垃圾,地铁站更是臭得出奇,随时都能见到随地小便的人,虽然纽约也不算十分干净,但总比巴黎好。
伊莎贝拉站在康朋街 31 号的香奈儿时装店外,作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心里有股难以形容的激动。
在二十一世纪,一般人无论是哪个国家,普遍对法国人的印象都是很高冷,不太爱搭理别人,因为工作的关系伊莎贝拉跟不少法国人接触过,人们对法国人的刻板印象只对了一半吧。
其一是能流利说英语的法国人不多,如果你跟他们说英语得不到热烈的反应很正常,如果你说法语他们的态度可能完全不一样;其二是法国人的民族意识很强,他们不太能接受外来的改变;其三是种族歧视在法国挺严重的。
但法国是个很国际化的国家,而且每个国家都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好客的人也有冷漠的人,不能以偏概全说所有法国人都是这样的人。
大战才刚结束,战争总是能打破所有的界限,法国跟英国和美国共同作战了那么久,现在法国人对说英语的人还是相当客气的。
伊莎贝拉会说的法语很有限,只能进行最基本的交流,但也足够她在巴黎应付日常的需求。
所以当她向店员询问香奈儿女士今天会不会回来时,对方礼貌的回应她的低级法语:“她今天不会回来。”
跟她不一样,同为女性设计师的香奈儿女士在巴黎已经是有头有面的人物了,她推出简便的装束在巴黎大受欢迎,所以她的时装店很热闹,只是不见香奈儿本人,虽然知道她不会常注在店里但还是有些可惜。
香奈儿的时装店不像现代的时装店,会把现货摆出来售卖,而是像裁缝店那样展示样衣,让顾客挑选好款式后再进行订购,就算有部份的成衣有现货也会立即被买光,所以基本处于长期缺货需要订购的状况。。
而且装潢很雅致,可以想象到它的主人是个很有品味的人。
伊莎贝拉对香奈儿的衣服一点都不陌生,她看过很多香奈儿女士的设计,如今“活生生”的呈现在眼前,有种见证了历史发生的感觉。
别人都在挑哪个款式好看,伊莎贝拉则在看设计和版型,香奈儿能走红真是有原因的,她的衣服剪裁很“干净”,设计简单但高级,虽然那标志性的小黑裙和翻盖包还没有面世,却仍旧能从这些展示品看出现代女装的影子。
离开香奈儿的店后,伊莎贝拉在巴黎的街头漫无目的地漫游。
她明天方才开始密集的行程,今天是唯一可以放松的日子,正想着要去哪里吃饭,忽然听见刺耳的煞车声,然后是轰烈的碰撞声和女人的尖叫。
只听懂了“车”这个词。
——出车祸了!
伊莎贝拉提着裙子向那个方向奔去。
事故现场就在公园旁边的马路,一辆车失控的撞向行人路然后翻侧,司机被压在车底,看样子已经失去了意识。
另一名伤者是闪避不及被撞到的行人,不过当时车速不快所以受伤不重,至少意识还是清醒的。
伊莎贝拉挤开人群,确认司机的情况,然后用半吊子的法语大喊:“大家一起把汽车托起来!”
在她的呼吁之下,几个壮年的男子走出来。
“预备,一、二——起!”
汽车在众人的合力下被提起了一点,伊莎贝拉钻进去吃力的把司机拉出来,要是这时有人松手她就会被压死,但是在这种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
她把司机平躺在地上,他的头上和腿上都有伤口,需要做急救。
“我需要干净的毛巾或者衣服!”
伊莎贝拉喊完过了一会儿,都得不到任何反应,抬头看见大家茫然的眼神才发觉她说的是英语。
伊莎贝拉着急极了,你们别在这个时候才来听不懂英语啊!!
毛巾的法语怎么说来着?!
混乱之间,一个穿着军服的高大男人穿过挤拥的人群,跟她一起蹲在伤者旁边。
他看了一眼伤者的状况,就用不太流利但还算清楚的法语说了一句话。
她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但是在他的号召之下,周围的民众去收集有用的物品。
伊莎贝拉全副注意力都在伤者身上,一直没抬头,也看不清对方的样子。
然而两人却有种诡异的默契,彷佛就算不用说话都知道彼此的想法,会好好的配合对方。
比如,他将民众提供的手帕递给伊莎贝拉,不用指导她就已经按在伤口上施加压力,他便去处理其他伤口。
血很快就把手帕染红,伊莎贝拉喃喃自语:“不行,出血太严重了,止不住,要马上送他去医院。”
“这附近有医院,我知道怎么去。”
对方说的也是英语。
两人不约而同的愣住,下一秒猛然抬头,看见对方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