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县城1
这段期间,一家人忙的够呛,当然王茂平也没闲着,一直在练字。王守德看到王茂平最近的字也是惊喜连连。 “嗯,字形扁方,撇捺开张,结构均匀,行笔提按幅度不大,二平你最近这字进步的着实让人感到惊喜啊。”王守德连连夸赞道。 “二平哥写的字真好看。”王茂竹也凑了过来。 “这是你二平哥努力的结果,不像你,只想着玩……。”王守德开始教训起自己的孙子来。 王茂平回到家时,黄氏正在那看剩下的杏脯。 “趁着快过年时,再去镇上几次,咱家的杏脯就能全部卖光了。”黄氏对着王守昌说道。 “奶,剩下这些杏脯咱们拿一部分去县城卖吧。”王茂平提议道。 “好好的去县城做什么,那么远,镇上又不是卖不出去。”黄氏反驳道。 “奶,你不是说咱们明年要多做些杏脯嘛!咱们拿着杏脯去县城先去探探路,如果县城卖的好的话,咱们明年不止可以在镇上卖,还可以把杏脯卖到县城,不是能赚更多的钱吗?”王茂平解释道。 “二平说的也有理。”王守昌有些赞同。 “咱们这段时间弄得兔子,野鸡之类的也留着去县城卖吧,总比在镇上卖的多。”王守昌继续说道。 今年的冬天,村里人显得格外的勤劳,没事都会去山上转转,所以王家弄得野味没有去年那么多,这也是为什么一向有些保守不肯冒险的黄氏首先提出要扩大杏脯规模的原因。因为杏脯的制作方法没有那么容易被学会,自然别人就模仿不来。 “五哥,在家吗?” “哟,守昌来啦,你五哥在家呢,快进来。”王五爷的媳妇冯氏把王守昌迎进门。 “是守昌啊,快进来坐。”王五爷招呼王守昌坐下。 “五哥,我来是想问一下,你家的驴车这两天会用吗,我想借你家的驴车去县城一趟。”王守昌开了口。 “这两天不是集,所以不会用到。你先用吧。”王五爷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那就谢谢五哥了。”王守昌说着,从怀里拿出五十文钱放到桌子上,王五爷推辞了一下也就收下了。办完事情,王守昌也没有多待,赶着借的驴车回了家。望着王守昌离开的背影,冯氏有些诧异。 “守昌去县城做什么?” “我估计是去卖他家那个杏脯。”王五爷猜道。 “不是说他家那个杏脯又咸又难吃吗?真会有人买?”冯氏有些纳闷。 “怎么没人买,人家隔一两个集就会带着几坛子去镇上卖,每次都能卖光。守昌家单靠着这个杏脯今年就能赚不少钱呢。”王五爷说道。 借来了驴车,大家就开始收拾明天要到县城卖的东西。由于县城比较远,所以黄氏这次就不去了,由王守昌带着两个儿子去县城,在王茂平软磨硬泡下,王守昌终于答应去县城也带他一个。 第二天,一行四人就坐上驴车出发了,驴车上杏脯和最近收获的野味把车占的满满当当,四个人坐上之后显得很拥挤。 “这老王家赶着车是要去哪里?” “估计又是去卖杏脯吧。” “那么难吃的东西也有人买……” “可不,那么咸的东西都有人买,咱们明年也做些,肯定卖的比他们好。” 村里人的议论,王茂平他们并没有听到。此时王茂平正沉浸在要去县城的兴奋中,这也是王茂平这辈子第一次去县城。 上阳县城在北泉镇的西南方向,大约四十公里的路程。往县城的路,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坐着驴车颠了一路,到城门口时,王茂平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 王茂平抬头望了望,城墙大概有十米高,城门口还有两名官兵在把守,进了城,就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 路比镇上的要宽了不少,主干道目测能有十五米宽,两边的商铺林立,可能是要过节的原因,街上的人很多。四个人都显得有些拘谨。 到县城时已经是晌午,摆摊的人已经将好的位置都占满。“咱们再往北走走吧!”王广顺说道,他还是来过两次县城的,边走边介绍道: “咱们现在是在东市,这里卖的都是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用品,西市卖的都是些贵重东西,那都是有钱人逛的地方,咱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可买不起。” 牵着驴车走了一会儿,终于找了个位置停了下来。已经走到的东市的边缘,背对着河水,北面河对岸则是官府和富裕人家的住宅。 收拾了一下,把东西都摆上,王广兴也买了几个烧饼回来了,大家都有些饿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这卖的是什么?”没一会生意就来了。 “自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