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在实践中进步
在普遍的认知中,拍电视剧的各方面讲究要远比拍电影差。 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这要看从什么方面来看了。 如果时间往前倒推个20年,也就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那些大制作,或者说打着“国”字头的制作,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其实都是极致的讲究。 简单的举个栗子,那个时期拍摄的四大名著,其中尤以《红楼梦》为重,在服化道方面的讲究,简直可以说是到了变态的地步。 一众主创天天抱着《石头记》以及各种史料书册查来查去,从大的服装款式、用色,到小的衣袖配件、挂饰,再到人物妆容、发型,等等等等,都几乎是在追求极致。 这一点,即便是那时候的电影都是比不上的。 但是,到了现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当代的影视剧,即便是“国”字头的那些,也基本都变成了以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在投入相当的情况下,其各方面的讲究追求,当然就会远远比不上一部电影。 所以电视剧制作质量低于电影,制作要求低于电影,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也是在这种其实有些畸形的环境下,才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就比如某些电视剧,为了还原史实,确实在服化道方面下了功夫,也确实做到了贴近和还原历史,然后片方就以此作为宣传的噱头,而观众们也很吃这一套,各种夸奖赞扬纷至沓来。 殊不知,他们做的这些,其实就和“按时到达片场不怕吃苦受累是演员的本分”一样,是影视剧制作的“本分”。 不是他们真的太出色了,而是其他的,太差了! 而这一点,即使是在管琥的剧组也是一样。 电视剧的拍摄速度非常快,单纯以每天完成的镜头量来说,几乎是拍一部电影的几倍,而这样的速度,主要是建立在NG次数少,以及使用场景比较单一上。 没错,别看一部电视剧里出现的场景似乎要比电影多很多,但实际上却非常的单一,就像《火线三兄弟》,整部电视剧都是在这个影视基地拍摄的,需要转场的,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 电影就不一样了,为了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那都是多个省份城市到处跑,像《杀生》就分别在川省的多个地方还有京城分别进行了拍摄,还有张步凡参演的《边境风云》,也同样是分别在京城和瑞利进行的拍摄。 所以,哪怕管琥想要帮着张步凡磨练演技,在他的戏份上多NG个几次,多讲一些戏,对于拍摄进度也几乎没有影响。 拍摄的速度,直接导致了张步凡其实没有太多的机会在拍摄中去磨练自己的演技,毕竟就算管琥帮忙开小灶,一场戏也不可能NG太多次。 但这货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啊。 毕竟这部电视剧集合了三大影帝,而除此之外,饰演大反派的张路一也是一个实力派,于是,张步凡一有机会就观看他们的表演,并从中汲取经验。 张步凡对张路一不熟,平时也只是观摩他的表演居多,而另外三个就不一样了,他们三人演的电影张步凡都看过,尤其是黄博,那可是在“导演位”上看着他演了两部电影。 所以,对他们三人在电影中的表演状态,张步凡是比较清楚的。 这个时候,就被他拿来和这三位演电视剧的状态做对比了。 别说,这样的效果还真不错。 就像张涵与,他在演电影的时候,表演方式也是比较内敛的,就算是情感爆发比较强烈的,诸如《集结号》这样的作品里,你也可以看出,在那激烈的台词对撞之下,却是无比克制的形体动作。 不信? 拿张涵与的咆哮去和“咆哮教主”的咆哮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 而到了电视剧里,张涵与在表情上依旧比较收敛,但是在形体上的表演却是明显的放的更开了。 为了能够有一个更清晰和直观的对比,张步凡问管琥要了一小段张涵与表演的片段,先去他的笔记本电脑上观看了一遍,又跑去七印象,借了人家的大型投影再看了一遍。 这还不是大荧幕呢,但是对比却已经相当明显。 在大屏幕上,在你能更清晰的看到更多细节的情况下,那段表演就不太对了。 这一段是大林在敌人的设计下误杀了战友,正是情感爆发的地方,然而,在大屏幕上看,却让人感到有些“假”,因为太过夸张导致的“假”。 但是,到了笔记本电脑的小屏幕上,那一段情感的爆发表达却是恰到好处。 ………… 张步凡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更愿意动手去做。 这是从小学做菜养成的习惯,学做菜,你无论学了多少道菜谱,不去做就都没用,只有亲手去做了,亲口去尝了,你才真正能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又或者会了但是做不好差在哪里。 他不断的把从四人身上观察到的、学习到的东西放在自己身上用到拍摄中去,再加上每天晚上不断的在梦中和小泉敬二“相会”,让他对小泉敬二这个角色的演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进步。 “这小子,在编剧方面有天赋就算了,怎么表演方面也这么有天赋,再像他这样成长下去,我们这些靠脸吃饭的还怎么混啊?”黄博赖在监视器后头,一边看着张步凡和刘叶演对手戏,一边和管琥笑声嘀咕着。 管琥瞥他一眼,那眼神很明白——就你还靠脸吃饭?随即一笑说道:“天赋这东西是羡慕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