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黄县海啸救母子大船航行抵乐浪
在海水里啊。” 滕述家丁滕琰道:“海水很快就会退去,吾等帮汝去找汝父亲。 但凶多吉少,汝看汝全镇的人没有一个跑到山上来,靠双腿跑的估计都淹在海水里了。” 韩遂道:“陈珪前几天说接到东莱郡信报,东莱海面出现过大鱼二枚,长八九丈,高二丈余,吓坏了渔夫。 看来那是海啸征兆,而不是怪事,可惜无人猜到。” 过了半个时辰,海水迅速退下,很快退回海里。 众人下山进镇里找人,哪里还有人影,海水卷走一切,镇上只剩残墙断壁。 太史慈母又哭晕过去。众人喷水在脸上,醒来后一顿安慰。 在镇里捡了些破布,回到山腰活命处,给全镇人立了一个衣冠冢。 选一匹健壮马给妇人和小太史慈共骑。 韩遂和滕述商议,估计东莱郡郡府黄县县城也会被海啸扫过,暂带到牟平盖个茅屋住下。 日后再自己搬回黄县,如黄县残破可搬到北海国剧县居住。 妇人同意,千恩万谢。 一路上,弘平问坐在母亲身后的太史慈:“扶汝起来时能感觉到汝练过武艺,一个八岁的小弟弟骑马逃命时竟跑的比吾等还快,骑术绝非白身。” 妇人见有人夸自已的娃,心里好受一些,回道:“吾娃四岁那年,有个丹阳武艺教官路过本镇病倒了,是吾和夫君收留了彼,帮彼养好病。 彼为报恩,见吾娃身子骨是练武之才,就开始教吾娃练武艺。 后来又经常路过每次教几天。娃六岁那年把娃接到彼的私人教场练了一年。 娃自已也刻苦,每日练武从未中断。 镇里那些顽童一、二十个都打不过娃。” 韩宛道:“善有善报。” 众人点头。妇人道:“诸位大人救吾等性命,吾等不能回报。等娃长大,定让彼做个知恩图报的人。” 一路说说话,很快到达牟平县。 韩遂在城外给太史慈母子买了一个小茅屋,留下一些布帛币做生活费和做些小买卖,留下地址名刺,相互告辞。 韩遂等在刘记客栈住下后,问客栈店主刘舆府上在哪条街。 客栈店主道:“刘舆去年已在山阳太守任上去世,其在太学的长子刘岱回家奔丧后又回太学,在家的次子刘繇服父丧。 刘家由刘舆的弟弟刘韪总管,刘韪和刘舆的兄长官做到太尉回家养老,不管事,尔等去找刘韪就可。” 按客栈店主给的地址找到刘府,报乐浪太守吴凤子吴冯的友人来租船,刘韪果然亲自接待。 刘韪道:“吾刘家每年都要去乐浪进一批货,也送货去售。 吴府君给吾很大帮助,尔等租船跨海去乐浪,找吾刘家找对了。租尔一艘最快的大船。” 刘韪喊来船队管家刘舫,带韩遂、滕述去交钱。 韩宛、滕琰各搬来二百匹布帛币,租到二艘大船,各配有一个船长、九个船夫。 海路线是先去乐浪,回程直达北海国,先去黄县对面的海岛看看。 到北海时一艘船放下滕述后回牟平,另一艘载韩遂等继续沿海岸线航行到黄河入海口。 韩遂打算换黄河的船回洛阳。 韩遂和滕述把钱币、黄金、马匹、补给、草料等全搬到船上。 船长测了风向,调整船帆,启航了。 一路风向合适,十多日后顺利到达乐浪郡港口,船停靠在码头,船夫帮牵马下船。 船在码头等侯。韩遂带众人一路进入乐浪郡府,乐浪郡府僚属氏(zhī)伊出面接待。 听说是吴冯公子的好友来访,氏伊忙去府里禀报乐浪太守吴凤。 氏伊走后,第一次听到有姓“氏”的,众人在接待室里莞尔而笑。 下班后,吴凤带氏伊和另一个官吏来见韩遂等。 韩遂一眼认出那个小官吏是自已在太学《毛诗》班的同窗张岐! 张岐也认出韩遂,两人惊喜万分,紧紧握手。 韩遂拿出吴冯给父母的家书,吴凤一看,忙让家丁吴威驾车,一起回吴府。 吴凤妻冯翠看到吴冯的书信,又是流泪又是高兴,命吴威通知后厨准备晚宴。 孩子都不在身边,冯翠对孩子的好友十分舍不得,一定要留韩遂等在自家府上住,不让去客栈,韩遂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就在吴府住下了。 次日,吴威带着韩遂、滕述、韩宛、弘平、滕琰去城外游玩。 滕述问吴威:“氏伊是乐浪人?氏姓是个古姓?为何不读“世”反而读“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