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解元人选
> “顺天府监生孙绍宗学识稳固,并且出身名门,希望很大。” “在下看好顺天生员马徵,书经功底扎实,家学渊源深厚。” 听闻众人的推荐,周叙脸上只是带着淡淡笑意,并没有做出评价。 因为这些生员他也有所耳闻,前两位确实以文采而扬名,至于后面这些,一个是外戚会昌伯孙忠之子,另外他女儿就是当今圣上嫡母,皇太后孙氏。 另外一个是内阁大臣马愉之子。 这两人都称得上背景深厚,如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打过招呼的关系户。 “功叙兄,你呢?” 看见周叙只是笑笑不说话,王一宁开口问了一句。 顺天府乡试最终取中谁为解元,周叙占据着很大的决定权利,除非他取中人选遭到剩余几名考官一致反对,否则基本上他看好谁,解元之争就将尘埃落定。 “等考完你就知道了。” 周叙打了个哑迷,并没有说出心中人选。其实这个名字已然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沈忆宸。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沈忆宸所展现出来的人品学识,已经彻底的被周叙所认同。 甚至在周叙这位翰林心中,沈忆宸已经远远超乎了同龄人,天下生员才华共一石的话,他可独占八斗! 只是沈忆宸的身份,同样称得上是背景深厚,而且还是当红权贵成国公之子。 自己要是把沈忆宸名字说出来,恐怕听在其他人耳中,也是被打过招呼的关系户。 既然如此,干脆用文章说话,等待乡试结束之后阅卷,周叙有绝对的信心沈忆宸能够脱颖而出! “功叙兄,你居然卖起了关子,看来此考生颇为特殊。” 王一宁与周叙在翰林院共事多年,彼此脾气秉性都相当了解。 以周叙严肃刚直的性格,要是看好谁就不管不顾的直接说出来了,丝毫不在意外界的评价。如今却选择隐藏,问题肯定不是出在周叙身上,只能是那名考生身份特殊。 “准备开考了,再说吧。” 周叙依然笑了笑不予回答,与此同时顺天贡院响起了敲锣声音,意味着正统九年的乡试正式开考。 此时沈忆宸坐在号舍之中,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乡试考题上面。 乡试第一场考题共有七道,分别为四书义三题,加上五经义四题。由于五经题所占比重较高,所以乡试取中的前五名,也被称之为“五经魁”。 别看考题足足有七道之多,但实际上对于字数的要求并不高,四书题答案只要求两百字以上,五经题每道三百字以上。 甚至考生要实在写的慢,还可以各自省去一道,答满五题即可。 当然,你要是少写两道题交卷,基本上就意味着主动选择淘汰出局。毕竟其他人都能完成七道,凭什么你只完成五道还能被取中? 如果这都可以的话,那么日后考生们都会有样学样,集中精力写五道题就好,七道考题的规定也将形同虚设。 另外乡试对于答题内容自由度限制非常死,更类似于基础知识考试,所有标准答案都能在永乐年间颁布的《四书五经大全》中找到。 也就是说哪怕某位考生没有一丁点的思维发散空间,只要记忆力足够强大,有着堪称机器人一般的死记硬背能力,那么也能够在乡试中举。 某种意义上来说,乡试是一场下限非常高,上限却很低的考试。每位考生只要不是浑水摸鱼上来的,基本上都能答个大概出来,不会像童子试那样错漏百出。 不过恰恰是因为限制的太死,稍有脱颖而出者,就会在一众考生中显得非常亮眼。 沈忆宸要做到的就是,如何戴着四书五经八股文镣铐,去演绎出一段与众不同的舞蹈。 认真思索之后,沈忆宸把目光放在了第一道四书题上。科举重首题,想要得到主考官们的特别关注,首题必须要无比出彩,才能力压群雄! 这道四书题为:先进于礼乐。 这道题出自于《论语》,全文为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这道题明代的张居正曾经破过,思路为那些所谓的君子不过虚有其表,并没有真正的在乎礼乐品质修养,所以才会不如乡野平民。 张居正在八股文上造诣极高,他的破题思路堪称是标准模板答案,几乎所有士子们的破题方向都会往这上面靠。 沈忆宸想要做的,就是挑战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