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出海热
杨玉树回到了家里,他爹吏部侍郎杨训已经等了他好一会了。 一看到儿子,杨训就问道:“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杨玉树马上老实的说:“回父亲,儿子和几个同僚一起去吃饭了,中间喝了几杯,没有贪多。” 杨训其实对这个儿子十分的满意,才三十岁,就已经考中了进士,并且进了翰林院。 杨训准备过一段时间,就安排他去东宫当差,这样可以接触太子,过上几年,等现在的皇帝没了,杨玉树就是新皇潜邸的旧人了。 到时候别说六部尚书了,就算是入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训听完儿子的汇报,点点头说:“你回去早点休息吧,你媳妇都等你好久了。你的子嗣有些单薄,才一子一女,你要多生几个儿女才好。” “知道了,爹。不过我今天有正事和你说,我先不过去了。” “什么事?” 杨玉树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书,然后问道:“爹,你看过这本书吗?” “《海外奇遇记》?就算你中了进士,可以放松了,可是这种荒诞不经的小说,还是要少看。” “不,爹,这不是小说,这是传纪,里面说的事全是真的!” “怎么可能,我大明富有四海,海外什么都没有。” 杨玉树笑道:“爹,海外的确什么都没有,可是有一样东西,而且是我们一直想要,可是却缺少的!” “什么东西?” “地!” 土地是杨训最想要的东西,这是刻在骨子里,改不掉的。 杨训是晋省人,晋省的土地少,所以才有走西口的传统。 少年在家养不活自己,就只能走西口,去外地做生意,这也是晋商的由来。 而晋商发财之后,第一时间就是买地。 不管是家乡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是有合适的地,他们一定要买。 杨训虽然没有当商人,选择了当官,可是也和晋商一样。 他娶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家中有钱,所以老家、京城,他都买了一些地。 只是可惜京城的有钱有权的人太多了,他只买到了一百多亩,真的太少了。 杨玉树也继承了他爹的这个特点,也想多置办一些田地。 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而这次陈十五的事,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杨训听到地,一下来了兴趣,他说:“你仔细说说。” 杨玉树说:“我今天在茶楼看到了陈十五,他真的有一块人头大小的狗头金……” 他把陈十五在南洋的事都说了一遍,杨训越听越吃惊。 “南洋那边是真的有大量的土地?” “是的,现在新汉镇已经开垦出了十多万亩地,只是因为人手不够,所以暂时停止了扩张。这次汉王回来,就是想要更多的人过去。” 杨玉树之所以回来晚了,就是去打听内幕去了。 朱高煦回来的目的,他已经打听清楚了。 杨训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了,他说:“要是南洋真的有这么多地,咱们家怎么着也要弄一些。一万亩,不,五万亩总要弄到吧!” 杨玉树说:“爹,我的想法是让七弟去南洋一趟,要是真的和小说写的一样,我们就可以派一些族人过去,有多少开垦多少地!” 杨训有十一个儿子,八个女儿,老七在家里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杨玉树有些嫌他吃干饭,所以想打发他出去做事。 而杨训有些心疼儿子,这可不是去外省,是去海外,要是遇上风雨,很有可能翻船的。 这毕竟是自己儿子,他有些舍不得。 可是杨玉树的意见也对,是要派个人过去看看。 杨训想了一下说:“这样,让你堂弟过去,就是你三叔家的四小子。” 儿子他舍不得,侄子就没问题了。 杨玉树说:“行吧,您先写信,这寄回家,再让他们过来,也是要时间。对了,咱们是自己买船,还是跟船过去?” “自己买条船吧,也不用太大,中等的就好。天津卫有不少的造船厂,咱们先订一条,也花不了多少钱。” “好,儿子明天去天津卫一趟,看看能不能买一条现成的,要是要等,最好也是半年之内的。” “好,你在翰林院也没什么事,可以请假过去。” 第二天,杨玉树就赶去了天津卫。 结果到了之后,他才发现这里有很多的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