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埊法 > 第三十二章 拓空之法

第三十二章 拓空之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埊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这本古书,很薄,只有十多页,书写着密密麻麻的繁体古文字,不知道怎么保存的,手里的这本书,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却还像新的一样,纸张柔软细腻,触摸起来显得很光滑,也很有韧性。

书皮和书页,是暗黄色的。没有找到发潮后变色和污渍,看来这本书,要么就是保存的人很注意防护,要么就是本身的材料有问题。

普通的古书,放到现在,就算保存的再好,也多多少少会有些瑕疵。

于埊的手指在纸张上错动,略微感觉出有些光滑,不是普通书页的那种光滑,而且不是蜡制的手法。

这时候罗真道人也在旁边插话

“这本书的材质不寻常,但是我看不出来,只能感觉是没有见过的材料特制的”。

听到这,于埊想了想,直接开启了燃灵之眼,寻常眼光看不出来,那我试试不一样的!

开启了特殊能力,果然就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通常我们读书的纸张,都是用木浆经过多层过滤压合而成,所以放大后,会看到排列不整齐的各种条条细丝。

这本书也是一样有条纹,但是每一条浆丝,包括书写的文字,都包裹着一层没有辐射的不明物质,这种物质颗粒极其均匀细腻,表面光滑反射着四处照射来的光线,将木浆丝和书写文字的矿物质,完完全全的包裹起来。

单纯的触摸,确实分辨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但是最大的特点,就是于埊观察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这种物质有丝毫分子逸散的现象。

有这层东西包裹着,书本的页面和文字,自然也不会有逸散的分子颗粒。

这就很神奇了,足以让于埊和罗真都惊诧许久,目前所知,世间大部分的事物,不管是生物,植物,还是金属物体,都会存在分子结构的溃散问题,有的时间久,有的时间短,这是一种自然分解的常理或者规律

可是现在这本书?有点违背常理了啊?

最起码罗真活了几百年,都还没有见过分子结构不溃散的东西

于埊自然不信邪,像眼睛注入更多的灵气,更专注的看了起来。

每一页都仔仔细细的翻看过去,终于在几处纸页的边缘,有了发现,这几处的条纹是存在缺口的,这就像干干净净的白纸,突然发现了几个黑点,就是这样显眼。

虽然只是零零星星的几个小缺口,代表了少有的几个缺失点,但终究是形成了缺口。

于埊撤掉了灵力的灌输,让发涩的眼睛休息一会,同时脑子里则快速的运转不停,看来这种材料很罕见,虽然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坚实,但分子流散的频率非常非常低,低到无法察觉的地步。

换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无法像于埊这样,发现缺失的部分。

按照这几个痕迹和书籍内容分析出来的时间,这本书至少有400年左右,可能几十年才会偶尔有一个分子颗粒脱落。这就是不同的地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不管是金属,石头,树木或者元素,都是有分子结构的崩解脱落的,尤其是生物,几乎每一天都有百万级的细胞死去,脱离身体。

认知里,就算是陨石,经过外太空低温压缩到极限,然后再经过地球大气层高温炼化到极其坚固,每一天也都是有分子结构在剥落。

单凭这个,完全分析不出到底是材质本身的特殊,还是这种材料是经过人工处理达到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两者都有。

从材料上找不到答案,于埊果断的放弃了继续深究的想法,转而观看书里的内容。

翻开第一页,是竖排的三个大字“李生记”。

第二页开始,是正文,内容是游记的形式,讲述的事一个叫李生的人,十六岁以前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日出耕作日落习字,平平无奇,十六岁的时候外出游历,但走了三个临城后,就返回家里的故事。

第一个临城叫湖镜城,因为城镇边上有一座湖,湖水清澈,人凭着身子去看,能照映出自己的影子来,书中大概描述了一些这个城镇的风土人情,小镇的特色美食,待了三个月后,就继续出发。

第二个城镇叫土阿城,名字来源不详,但是镇子建在一座土山脚下,也是一样描述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待了4个月左右,就继续出发,到达了第三个城镇,叫川归镇。

讲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像之前一样,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故事,而是描述了一个现象。

有几个在当地备受尊崇的人,掌握一种特殊的金石雕刻之法,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器物,刻画阵法后,让死去的鬼魂住进去,并可以随时召唤出来。

小的是可以容纳单个鬼魂,大的可以住下十几二十几个鬼魂,并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