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佛说烦恼即是菩提
李夜自然不知道红袖楼的一帮人已经把他和先生写的曲子卖了三个金币。 他已经在大佛寺呆了三天了,除了跟着老和尚上殿做早课外,其它时辰都在佛堂的后院里修练《伏虎罗汉拳》。 已经筑基三重的他,经过几日的苦练,已经可以做到打完一遍拳法后,呼吸平均,不再散乱。 老和尚曾告诉他,打完拳后,如果呼吸散乱,则气不能凝,后期不能修行到更高的境界。 只见李夜动作简洁干练,三五个动作连环串用,迅猛刁钻,节烈势刚,短打近攻,舒展而不失刚暴,紧凑大度。 经过苦练,罗汉拳已经是入得门来,用老和尚的话说:只要以后在实战中磨练,就可以朝着小成、大成的境界迈进。 李夜心里暗自高兴,这回跟先生去山中采药、修行,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拳法了,遇到凶猛的野兽也不用害怕了。 打完拳的李夜到了佛堂寻老和尚不着,便到佛台前燃了一柱香,磕了三个头。 打了水、给炉子加了木炭生火,烧水、温壶、洗茶、洗杯,待得老和尚回来就要煮茶。 望着佛台上菩萨,心想自己的《无相法身》第二层,已经修行圆满,随时可以突破到第三层是之人相。 这几日在大殿时常见到城里烧香祈福的男女老少,各有各相,各有各的心思,不知道他们都在佛前许下了什么样的愿望,又实现了多少的愿望。 想起种种,不由心生烦恼,看着佛台前摆放的经书,拿起一本念颂,只见是自己抄写的《地藏经》,便轻轻地念道: ...... 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一柱香燃尽,李夜读颂完了一卷。觉得心神安静了许多,不再烦闷。 一转眼,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和尚已经坐在身边,端起茶壶给自己和李夜倒了茶水。 吹了吹热气,老和尚尝了一口茶,说道:“你心中有烦恼?” 李夜看着老和尚一脸慈祥的样子,轻轻回道:“第子这几日在大殿前,看见前来拜佛的众人,有的欢喜,有的忧愁,各有各心,各有各相。” “也不知道他们都在佛前许下了什么样的愿望,又实现了多少的愿望。如此思来想去,心中难免有一丝的烦恼升起......” 老和尚听完,口中念了一个佛号,低垂的双眼看着李夜,尤如佛台上的菩萨看着李夜,轻轻地道来: 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皆是凡夫众生相,凡夫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这就是我相,有我就有对待之人,这就是人相,对待者不止于一人,这就是众生相。 我相念念相续不断,就是寿者相。实际现前的一切皆是无常,皆是因缘暂时会聚。 你见到的父母、先生、将军府的公主、域主府的公主、你眼中的我,皆是你眼里的人相。一千人,便有一千种相,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你有佛说的慧眼,识别众生相。 你的《无相法身》第二层已经圆满,差不多的时候就会自然过度到第三层这人相,你这个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请问师尊,我要如何面对?又如何练就慧眼。”李夜看着一身宝相的老和尚。 老和尚口中念颂南无阿弥陀佛,说道:“烦恼由我,即是菩提。” “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称为菩提。” “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 在人的意识中,烦躁不安、痛苦忧虑就是烦恼。但在佛教中,佛把一切扰乱众生身心安宁,并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都称为“烦恼”。 “烦恼即菩提,凡事不必执著妄念,懂得放下,方可释然。去除烦恼,得证菩提,否则,就会有心魔,所以才有:一念成佛,一念入魔。” “那么,何为慧眼?”李夜继续问道。 “肉眼者,光见暗不见,前见不见后。慧眼者,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世善恶因果,如掌月也。真正的慧眼不在身上,慧眼无相,亦不在心。在你修行中,自会明白这个道理。” 点点头,李夜表示听懂了老和尚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