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为国不惜身
r> 事实上三千当然不够,李勣所说的五千骑也差得远,吐谷浑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但可以的话先夺了这个行军总管的名头,然后大不了私下给陛下认错再多要点兵。 而且……苏烈记得很清楚,义父高雅贤就是被李勣所斩。 虽然如今此事已经翻篇,但要是有呛一下李勣的机会,苏烈也绝不放过。 李世民对这些自然都门清,于是轻巧带过话题: “宵小之辈何劳兴师动众,且观药师如何破敌。” 同时在心里,李世民也给这伏允画了个叉。 如果说颉利是拥十万骑志得意满,那这伏允就是妥妥的拎不清。 真以为坐拥高原,通熟地理就立于不败? 百骑司已经从胡商口中诱出数种克服高反之法,千牛卫也已经带着蔗糖乔装前去验证,并收集资料。 而且若论地理,如今光幕所展示地图定然比伏允汗帐中挂的更为清晰。 李世民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捉到这伏允便让他和颉利做个邻居,好好相处。 【实际上从明哲保身的角度来说,李靖是不适合当征伐吐谷浑的主帅的。 五十岁灭萧铣,五十二岁平辅公祏,五十八岁征颉利可汗。 八年时间连灭三国,虽然头上有李世民压着很难功高震主,但确实很容易引起非议。 李靖自己也很懂,所以在灭东突厥官至宰相后,李靖基本不发表意见,尽量降低自己存在感。 并且在当了四年宰相后就以“腿疾”为名,请罢宰相,李世民也准许了这位六十岁老将的请辞。 就此来说,李靖的一生已经足够圆满了。 此时真正为难的是李二凤,毕竟段志玄被吐谷浑溜着玩儿之后,不论是为了大唐颜面还是节省国力考虑,新的将领必须要能够确保一战而胜。 而若论李二凤觉得最靠谱的,还得是李靖。 但当时李二凤已经准许了李靖的请辞,要是再强行征召,他自己都觉得脸红,于是便耍了个小心思。 不过两天,长安城便传出来一条流言: 哎,你听说了没?咱们陛下昨天看着吐谷浑的战报都哭了! 啊?为啥啊? 还能为啥,段将军战败了呗,听说陛下还哭着说要是代国公在,怎会受如此折辱? 这个消息的指向太过明显,但所有人也都知道,李靖并不是非去不可。 毕竟本就有伤病在身,此时还是严冬,并且还要爬高原,一个六十三岁的老人那真是一个不注意就没了。 而且李靖已经大圆满了,此战胜了也就多一些根本不缺的名誉,败了就要万劫不复晚节不保。 但不愧是李靖,消息传入他耳,当即就上门去找房玄龄,主动请战。 李世民大喜,任命李靖西海道行军大总管。 而李靖也不负众望,耗时四个月,吐谷浑灭国。】 甘露殿众臣子第一时间用眼角余光打量他们的陛下。 李世民脸色发红,感觉这事儿自己好像还真能干出来,于是第一时间赞叹道: “药师为国不惜身,真乃大义!” “四月殄灭,韩白卫霍实不能及!” 于是众人只能暂时不纠结陛下的一哭一叹,一起夸起李靖大义来。 李靖谦虚一笑,一一回礼称此乃为将者应有之义,算不得什么。 同时还不忘为同僚找补道: “段志玄亦乃良将,只恨吐谷浑獠辈狡诈。” 旁边的李勣面色哀怨:陛下考虑一下我啊,我也可以的! 苏烈则是实实在在的的羡慕了。 眼前这位老将军的身影在他眼里变得无比高大: 此等灭国之术,谁不想学? 也不知道老将军喜欢什么?有空定要多走动一下。 不过自己那匡道府的俸禄属实不多,不然去求一求陛下? 坐在小马扎的王玄策只感觉自己在听天书。 吐谷浑他也听过,毕竟其从隋朝就为祸河西,而河西与关中毗邻。 因此长安的商贾对这吐谷浑也是恨得咬牙切齿,但按光幕所说,被这位老将军四个月就打灭。 对于陛下的赞叹王玄策也是深以为然:如此战功,古之名将弗有也。 这个才二十三岁的县丞,对所处的大唐,悄然间有了新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