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章 自办期刊
邀请杨平合作和参观杨平的实验室,都被委婉拒绝。 廖博士很是失望,周主任和南都医大的荣副校长见廖博士失望的表情,觉得杨平此举有点过分。 人家是校友,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提出合作也是为了帮助南都医大,杨平怎么这么轻率地拒绝别人,是不是显得有点狂妄。 周主任以前在美国留过几年学,对美国的科研实力有深刻的认识,斯坦福的干细胞研究所是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一般不会轻易与其他团队合作,更加不会和中国高校或医院合作,这次有廖博士牵线搭桥,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周主任看夏院长的表情,希望他能够出来说句话,但是夏院长好像没有任何表示,默认杨平的拒绝。 荣副校长见三博医院的人一个也没有说话,他还说什么呢。 “杨教授——”周主任想私下提醒一下。 夏院长踢了踢周主任的鞋帮子,然后使个眼色吗,意思不要去参和,杨平自有主张。 只有夏院长心里明白,拒绝就拒绝,很正常嘛,杨平是手握13篇S的大神,这种人才放到美国,也是最高一档,什么美国科学院院士在他面前也没什么吧,我等凡人脑袋何必去搅和天才的事情。 “杨教授,不知道是否可以参观你的皮肤扩增实验?我们计划重复你的实验,但是你的文章上没有论述诱导因子的具体配方?”廖博士退而求其次。 杨平这次爽快地答应:“张医生,联系唐主任,送廖博士一整套诱导因子。” 廖博士本来以为可以获得配方,但是杨平只给现成的生物制剂,而且对参观一事选择性忽略。 诱导因子的配方也不给,看来这个杨教授是个很精明的人,廖博士通过接触,也对杨平有所了解。 杨平对自己的技术多几个心眼不是没有原因的,美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狡猾,曾经我们也有少数技术比较先进,他们打着交流合作的旗号,拿走全部资料,最后说我们的技术落后,但是这些“落后”的技术却悄悄地成了他们的。 这些人,有时候还会居高临下说帮你评审,评审的过程中就套走技术,因为很多科研人员觉得欧美肯定先进,所以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也没有什么保护意识。 张林立刻记下来,当场开始联系唐顺,准备一套诱导因子作为礼物送给廖教授。 与杨平聊了一会,没有拿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廖博士在综合外科病房参观一番,然后再去医院其他几个实验室参观,夏院长给他介绍未来实验室未来的规划。 其实廖博士这次回来,主要任务是与杨平取得联系,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然后将杨平引进美国。 所以最终目的是来引进人才的,美国人其实花了很多心思,找来找去,找到廖教授,觉得他最适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地位足够高,影响力足够大,而且他是南都医大的校友,有这一层关系,接触杨平也比较方便,而且名正言顺。 但是通过试探,杨平根本没有合作的打算,反应十分冷淡,连参观都拒绝,不想合作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与廖教授接触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如果听到斯坦福几个字,立刻不会有任何质疑,全部都是崇拜,但是杨平刚刚的反应几位冷淡,这样事情就不好办。 廖博士也知道,自己的实验室目前研究是落后于杨平的,他希望借助欧美科技的权威优势,暗示杨平某些方面已经走入歧途,看能不能动摇他的信心,引向合作的路子。 临走的时候,廖博士说: “杨教授,其实你的论文提到的精微解剖,斯坦福的韦伯教授在几年前就提出过,但是后来发现此路不通,改变了研究方向,现在他们在数字人方面已经遥遥领先,我可以尽绵薄之力,引荐你们去参观他们的实验室,科学无国界,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廖博士抬出韦伯教授,韦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言下之意,你的技术已经落后,赶快让我们帮你看看,究竟什么情况。 杨平淡淡一笑:“韦伯教授以前提出的数字解剖方面的概念,与我的根本不同,他根本没有弄懂什么是精微解剖,自然无法提出正确的概念,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走不通是正常的。” 韦伯教授不懂精微解剖?这个年轻人居然质疑韦伯教授? “他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廖博士提醒。 杨平又笑道:“诺贝尔奖与他是否懂精微解剖没有直接联系,就像我手术做得好与是否精通糖尿病的血糖调控没有直接联系。” 临走时,在医生办公室,两个学者又开始一场辩论,其他人只能旁观。 一个手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