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人才压力
所有文武官员都看向陈献章,眼神多同情。
一代大儒,出仕之后累成了狗。
这是大家肉眼可见的。
别以为只有工部和兵部忙,以及两院和农部在连轴转,教育司那边也是一派热火朝天,陈献章已经两年没回过老家探亲了。
其实何止这些部门忙,其他部门都一样。
礼部,要负责各种国家大事的「礼」,要辅助教育司每年一次的大举,要和周边邦国有效沟通交流,尤其是年关前后,礼部更是忙碌万分。
这几年每一年都是万国来朝,礼部得把所有来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刑部,本来是最清闲。
但这一两年大明人口暴增,相应而来的治安问题频繁爆发,各地命桉不断,什么三司会审就不说了,仅仅是每年送到刑部复核的死刑桉卷,就可以堆满一个房间。
而且广安帝和上皇因为事情实在太多,死刑桉件已经不交乾清殿和文华殿了,刑部的最终审核,就是最后一步。
虽然两位圣人不管了,可刑部也不敢大意啊。
对死刑犯的审核各位慎重,毕竟大明当下是盛世,乱世重典,盛世轻刑,所以每年的死刑复核,刑部脑壳最疼。
也因为这个状况,这几年的三司会审越发频繁。
所以刑部的事情也多如牛毛。
侧面反应了一个状况大明这几年注重经济、工业、军事和农业的发展,在民间治安方面确实没怎么下功夫。
估计这会是接下来几年的重点工作。enxuei
户部就不说了。
就一个大明银行的事务,就能让户部上下所有官员鸡飞狗跳大明银行牵扯到全国货币体系的稳定,是户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至于吏部,用白圭的话来说,一年到头都在考功上面了。
没办法,现在大明的官员倍增
多了东北承宣布政使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占城承宣布政使司和万象承宣布政使司,而多的这几个布政使司,可不止几个布政使司衙门的官员,还有一大批地方官员。
别入东北承宣布政使司,下面还有诸多州府。
而交趾、占城、万象,本来就是一个邦国,大明几乎是增加了几个邦国的官员,吏部那边的工作量能少得了
直接累瘫
还有一个部门也累。
内阁。
内阁本来就是官员上奏的一个中转部门,是陛下的秘书机构,很多章折都需要内阁先批,最后交给乾清殿、东暖阁最终裁决,这样是减轻天子的工作量。
可现在大明万象更新,疆域倍增,随之而来的政务也倍增,而且广安帝陛下一般不怎么参加大小超会,民生事宜都交给了上皇裁决,上皇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上午工作,下午绝不加班。
到了下午,就教坊司、钟鼓司走起。
所以很多事情,内阁首辅商辂不得不承担起重则,直接在内阁那边就决断了,然后发放各部门落实,第二天再向上皇汇报即可。
简而言之一句话这几年,大明这对父子,把大家剥削得够狠
陈献章起身,他今年才四十六岁,然而已经满头华发了,一看确实很有大儒的气质,神情略显疲惫,「陛下,现在教育司已经把往些年的一些落地秀才都起用了,以补充交趾、占城、万象这三大承宣布政使司需要上万的官员缺口,不是教育司这边不力,实在是人口缺口太大了啊」
朱见济略有不解,「不是还有清华、北大和太学里的进士么」
陈献章道「这三所大学里确实还有六七千的进士,但都是去年的,今年
科举过后,也就秋闱后,他们的一年深造之期才结束,但这些人早就被预定好了,一部分去漠北,一部分去万象和占城,还得预留一部分去金边、大城,陛下你难道没收到中南半岛诸承宣布政使司的章折现在那边的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各地州府的官员,大部分空缺着呐。」
交趾需要将近一万左右的官员。
占城七八千。
万象更多,两万左右。
而金边和大城,加起来啊恐怕也要超过两万,这个缺口,仅靠之前的科举储备的进士,真不够用,不得已,只能起用景泰年间的那些落第秀才。
朱见济被说的哑口无言。
好像是这么回事
随着疆域倍增,需要的人才缺口只会越来越大,自己科举增录的举措,还是晚了一两年,没有储备到足够多的人才。
干笑道「所以朕才说,打了金边和大城后,要休养生息个年,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咱们需要一步步的消化这些开拓的疆域,也要给教育司时间来进行人才培养。」
众臣「」
面子话说的好听。
实际上,是形势让大明不得不暂时停止外扩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