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之士[科举] > 第85章 085 殿试

第85章 085 殿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施允和纪文选虽说要回去, 却必须见识过柳贺在殿试中的名次才动身,两人在会馆中住了几日,每日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而柳贺则继续练字读书。 殿试将近,因柳贺夺了会元的缘故,不少士子都对他的一言一行极为关注,也在猜测柳贺此次殿试中的排名。 大明开国至今二百年, 会元能中状元的仅黄观、商辂、吴宽及钱福四人, 连中三元的仅有黄观与商辂, 且黄观姓名被永乐帝自登科录上除去,因而在大明士人心中,大明朝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便是商辂,他也是大明历代状元中少有的重臣之一。 眼下柳贺是应天乡试的解元, 又是辛未会试的会元,若是再中一个状元,岂不是要继商文毅公之后创下连中三元的传奇? “我看未必,本朝开科数载,会元能中状元者少之有少,何况上一科会元的文章就不得天子喜爱,这一科恐怕也是如此。” “这三元怕不是那么好得的, 若是柳泽远连中三元, 论及科第甲次, 还有谁能与他争锋?” 在大明朝为官, 进士出身的官员向来不与举人出身的官员交游, 而进士之中也分科甲前后, 隆庆二年的进士便是隆庆五年的进士的前辈, 除此之外, 进士们之间也会比较自身的科甲,一甲出身自然别有一番尊贵,若是状元,那更是尊贵中的尊贵。 状元已是如此,何况是连中三元? 事实上,大明官场对状元还是有优待的,隆庆二年一甲三人中,状元罗万化入翰林院后便授了翰林院修撰的官职,榜眼黄凤翔和赵志皋则被授予编修之职,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编修则是正七品。 尽管外界猜测纷纷,柳贺自己却很淡然,就算即将踏入殿试的考场,他却丝毫不烦扰,他一直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刚读书时的目标不过是考个秀才罢了,然而一步一步地前行,进士距离他只有一小步了。 考会试时柳贺也未想太多,考官出题,他作答,只要将他读书的所得写在题纸上、竭尽所能地完成便足够了。 …… 一转眼,时间便到了殿试之日。 镇江会馆中,柳贺、荆光裕与杨维新三人俱是收拾妥当,带上笔墨等,乘着马车抵达了紫禁城,新科贡士们俱是一身崭新衣袍,在城门外等候。 在寒风中稍候了片刻,便有礼部的官员上前,引新科贡士们进入宫城内。 “会元郎何在?请站在第一位。” 柳贺便在众士子关注的视线中缓步上前,居于众人之首。 “那便是会元柳泽远?果然十分年轻。” “听闻他的文章有五篇选入了《会试录》,待殿试结束后,我定要拜读一二。” “殿试仅考一场策问,这柳泽远或许只擅经义文章,策问未必出彩。” 众士子们低语了几句,宫城便大开了,宫城巍峨壮丽,红日自城外缓缓升起,走在石阶之上,众士子均是神色严肃,他们所在的便是这大明朝最为神秘、也最令人向往的皇宫。 苦读数十载是为何?不过是一片丹心报天子罢了。 在官员的引导下,士子们逐渐抵达了殿试的所在地皇极殿。 紫禁城乃是永乐帝迁都后所建,皇极殿原为奉天殿,即大众意义上的金銮殿,清时至后世名为太和殿,奉天殿在嘉靖年间发生大火,后改名为皇极殿。 皇极殿内已有数名官员在等候,立于其中的几乎都身着绯袍,皆是朝中重臣,还在镇江府时,柳贺见过的最大的官不过是镇江知府,而在皇极殿中,随意一位官员的威势都超出镇江知府许多。 被众官员围着的,便有柳贺会试中的座师张居正,而在张居正身侧的,面容和善且年老一些的,恐怕就是首辅李春芳,另一位应当是高拱,据说这位继任首辅性格颇为严厉,看面相也能分辨出一二。 李春芳是嘉靖丁未科的状元,在朝的状元中,属他官做得最大。 李春芳为官政绩可谓平庸,但官运极佳,在嘉万年间能官至首辅而全身而退者,他着实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嘉万朝的首辅,自杨廷和起,到后来的张璁、夏言、严嵩,再到徐阶、高拱、张居正,可谓群魔乱舞,能得善终的没有几位。 众士子候了片刻,见得殿内众官端肃而立,之后,一身明黄龙袍的天子出现,众官员纷纷行叩头礼。 柳贺等新科贡士则踏入丹墀内,东西向列队,面朝北站立。 隆庆帝的长相如何柳贺看得不甚清晰,他眼下心思也不在这上面,天子登上御座后,便有执事官举起策题,内侍太监将策题交给礼部官员。 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众位贡士到各自座位就座,之后在赞礼官的主持下行五拜三叩头礼,此时鞭炮声响起,隆庆帝及百官退朝,考试便正式开始。 辛未年这科殿试,提调官为礼部尚书及左、右侍郎,受卷官、监试官、弥封官也大多由翰林院及九卿衙门的官员担任,场面可谓极其严肃。 若是穿越之前,柳贺自然记不住这套繁复冗杂的程序,但自县试时起,无论考试还是面见考官都有一套流程在,柳贺已是十分熟稔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已经被这大明朝同化得很深了。 柳贺看向考题,由于殿试只考策问一道,可以说是一题定生死。 辛未年这道策问题很长,隆庆帝问的是和平之法,他说自己想与百姓共享和平之福,然而成效甚微,又举了《周礼》与汉治的例子,再夸了一通太/祖朱元璋,说朱元璋制定的《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等制度精详,若能“达于上下”,则可万世行之。 然而如今世风浮躁,长厚之意薄,虚伪之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