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八月秋风
当考试院内的铃声响起,在行政学校的一间被临时用作考场的宿舍里,被监考人员通知可以开始的席佩兰便打开了面前牛皮纸袋,将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翻开那张写有四书题目的纸时,只见上面印着“阨穷而不悯”五个大字。席佩兰略微思索了片刻,随即抿嘴微微一笑,不由轻拍胸口,长舒一口气。 这道题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另外在《孟子.万章下》也有同样的话。原文是:“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遭遇困窘之境时,该如何保持自己精神节操,不能悲天悯人。考生要根据上述意思写一篇不超过七百字的八股文,限时三天两夜。 至于策论题,则是关于北海镇实行的“土地改革”,上面引用了《土地经营和民间借贷条例》中关于“减租减息”的一段条文,要求考生就自己的认识进行阐述,字数在一千以内。 席佩兰看到这里,眉头顿时一皱。之前发下的培训教材里倒是有土改法令的解释,可因为时间的关系,她只是泛泛而看。 想了片刻,她决定先放在一边,把四书题做了再说。 之后不久,在考试院里的林起宗和大部分考生在看到题目后用了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也想到了题目出处,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而策论则是让不少人有些懵,不过在林起宗看来,给穷人减租总是件好事。另外当他看过北海镇那一望无际的阡陌良田后,心中也有了计较。 因为来参加应试的童生总共才不到二百人,所以汪中他们在出题的时候,就没想过多增加难度;反正科举就算通过了,后面还有一年的专业方向学习,北海镇也不靠四书五经治天下。 给个堂堂正正的题目,老老实实答出来就好,主要目的是考校应试者对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北海镇政策的理解程度。 说实在的,四书的内容总量并不多,适合作为八股文题目的内容更是有限。如今在文教发达的地区,有条件且又用功的考生甚至可能将四书中所有最常被用作考题的内容全部掌握默诵。 为什么说清代的童生试三关比考举人还难? 假若一个普通人从六七岁开蒙读书的话,想通读四书,同时还要学习朱熹的各种批注,没有六七年的工夫很难做到;而五经就更长了,至少要七八年;此外还有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基本上一个20岁的读书人想要掌握以上内容,除了天才和超级学霸,很难做到。所以明白为什么清代随便一个秀才拿到后世都是妥妥的国学大师了吧?他们当个中文系教授都绰绰有余!当然了,捐生不在此列。 试问如今有哪个教授能通篇背诵四书五经的,甚至从中随便抽个题目就能写篇八股文? 说白了,童生试是要通过考生对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行文中的义理是否通顺,由此来选拔读书种子。 另外童生考试的难度之二就是截搭题。从明代中期开始,四书里能用来出题的基本上都出过了,为了考查童生们的实力,并保证较低的录取率,考官们便玩起了花样,让无数考生遭受欲仙欲死的精神蹂躏。 到了乾隆三年,清廷明文规定,童试的命题可以出现难度较大的截搭题。比如“而学之壮”这个题目就是个截搭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全文是“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虽然清廷要求截搭题涉及的两句话在意思上必须是上下连贯,不能割裂文义。然而要想不割裂原文意思实在太难,所以在童生试中便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甚至明显有问题的考题。究其原因,要么是考官潦草应付,要么是有意自我显摆,又或者故意耍弄刁难。 比如光绪时期有位知府便以“鼋、鼍、蛟、龙、鱼、鳖”命题,让自己管辖的六县分别用一个字当考题。绝大部分考生看到题目瞬间懵圈,不知从何落笔,于是黜落者极多。 实际上这道题出自《中庸》里的一段话:“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然而这种将动物的名字拿出来并分别作为考题,已经不是奇谈了,简直混蛋。 还有就是某府以“为人君为人父为人臣为人子”为题,分派到手下四个县,各取一个“为人”当题目。这种题对考生来说实在要命! 因为按照答题规则,不光是作文中不许有“君臣父子”四字,就是后面的“止于敬”、“止于慈”等字也是万万不能写,但是在行文中句句话又不能离开上述意思。这种题稍有不慎就会不符合礼法,而八股文又最讲礼法,只要写错就会被黜落。 更有甚者,有些考官在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