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六百七十七章 细说白银真面目

第六百七十七章 细说白银真面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毕竟是当过秀才的,罗芳柏的反应很快。

“对!”赵新点了点头,随后给两人讲解了一番。

话说在满清的封贡体制下,东亚各国除了江户幕府会铸造金银币,其他各国实行的都是“银两制钱并用”的货币政策。此外整个清代的货币本位制度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它既不是铜本位,也不是银本位,更非平行本位。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在小农经济的体制下,无论是制钱还是钱票都是以白银为核算中心。然而不管是碎银还是银元宝都不是货币,实质是银块。

对这种银钱互为表里--“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货币体制,正确说法应该是“银铜金属并行的复本位制度。”跟西方的货币制度完全不是一码事。

当这些被铸造成元宝的银块进入市场流通,因其币值过大,导致完整的元宝银又被分为碎银,通过钱铺的兑换被人藏进地窖、或是变为各种银器,从而退出流通领域,回归到贵金属的状态。

这也是后世为什么有人讲明清时代的中国是世界白银的终极漏斗。想想晋商喜欢铸银冬瓜的例子吧,1600两一个,强盗是抢不走了,可这玩意能拿出去流通吗?

那么好,在这种货币白银化的情况下,由于每块银块无论在规格、成色还是重量上无法统一,每次支付都需要经过成色鉴别和权衡轻重的复杂手续,使得市场上急需一种成色重量和规格一定的银币,以便使资本快速周转。

而洋钱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如今何止是南洋和两广,除了西北和东北,几乎到处都在使用。这其中像荷兰人的马钱、美国银元和玛利亚特丽莎银币流入内地后,因为成色不稳定,通常会被商人熔成银块;真正流通量最大的,还要属西班牙人发行的墨西哥鹰洋。

如今市面上使用的鹰洋分大、中、小三等,大的约重七钱二分,中的是半元,小的是四分之一。三等之中,又以大的为主,其含银量是90.1824%。

在广州市场上,一百块新墨西哥鹰大洋可兑换七十二两银锭。这个兑换关系怎么来的?很简单,重量,两者都是2700克(清两是37.5克)。

但是问题来了,一百枚墨西哥鹰洋的纯银含量为2430克;七十二两银锭的纯银含量却多达2538克;因为银锭的含银率是94%。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纯银量相差103.1克,也就是存在4.04%的浮额。

看上去好像不多,然而在另一时空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可是赔了英国人2100万银元,光是这部分的浮额就有57.7万两,更别说民间还有海量的鹰洋在流通。

流通领域中的洋钱多了,而高品质的银锭少了;它们要么被走私出境,要么就被有钱人以条块形式窖藏。由此也导致市面上的白银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银贵钱贱”。自乾隆三十年以来,全国各地银钱的比价都开始上涨,从八百文上下的平均水平涨到了一千文以上。

银钱比价上涨,也使得物价不断上涨,民生日益维艰。别忘了,底层老百姓手里日常用的可都是制钱,而物价则是以白银为锚定的。

赵新这些年一直关注满清的货币问题,尤其在巴城见到了大批流通在市面上的各国银币,又化身“草帽小子”跟一些闽粤来的海商仔细聊过后,这才发现了其中的严重问题。

当明白这里面的关键所在后,他迅速通知了北海镇铸币厂,将北海银元的含银量从925下调到了900,同时加大铜元辅币的生产量。

虽然含银量下调了,可由于北海镇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实行统购统销,尤其是粮食和工业品的价格都是由北海商社定价,因此在购买力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对于满清治下的商人和钱铺来说,北海银元因其制作工艺远超墨西哥鹰洋,即便是水头少了点也还是好用。

赵新最后道:“铸币权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体现,就如同皇帝的宝座一样不可侵犯。谁掌握铸币权,谁就有支配整个国家资源的权力。敢跟国家争夺铸币权,等同造反!”

罗芳柏和谢结听了赵新的一通长篇大论,依旧是懵懵懂懂,不过赵新最后两句话份量可就重了,听的二人额头直冒汗。要知道在西婆罗洲的华人矿场里,由各家公司私铸的锡币可是一直大行其道。

“你们回去好好想想,顺便开导一下其他公司的负责人。该说的我都说了,准备的时间也给你们留出来了。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罗专员,你说呢?”

“卑职明白了。”

雷神号在西婆罗洲只停留了一晚。那些由各家华人大哥和坤甸苏丹送来的礼物,赵新一样没要,全都让柴如桂和颜悦色的挡了回去。对他来说,只要控制住了西婆罗洲的黄金,比什么礼物都有用。

北上途中,他原本还想去南九州和胶东看看,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