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酒税征收
酒税超过37万贯。 在明代人口多余宋代的时候,宋代能征收一千三百万贯的酒税,而明代酒税却长期在五万两左右。 尽管有着时代和汇率的不同,但以洪武年间制定的酒税来说,大明朝的酒税也应该每年可以收取数十万两才对。 现在的局面是,民间的商贾都把官府的话当成耳旁风了,根本就不交税,而百姓也有样学样。 朱由检缺银子,很缺! 眼下盐茶两司的效果已经出来了,那么作为财政大头的酒税也就要搬上台面了。 “酒税一事不容争论,自即日起,户部设立酒课司,于天下各府监督地方官员、商贾。” 面对百官的激进上疏,朱由检视若无睹的继续下令,因为他很清楚酒税这种玩意实际上是富人税。 相比之盐铁专卖,酒税属于非必需品征税,等于向有钱人征收一种特别消费税,是朝廷税制的重要补充,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较小。 如果说食盐专卖是“国民所急而税之”,那么酒的专卖则是“国民所靡而税之”。 酒税就是羊毛,财政需要时,便会剪一剪。 宋朝实行募兵制,常年供养八九十万军队,财政压力巨大,所以一直实行榷酒政策,征税体系也非常完备。 汉朝、唐朝在财政出现压力时,也会拿出酒税的政策,剪一剪富人的羊毛。 明朝皇帝一直没看清楚这点,总是盯着农民那点税,所以逼出了李自成、张献忠。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皇帝真正狠下心来征税,酒税往往能交出一大笔钱。 更何况朱由检并没有将酒税制定的很高,他只是将洪武年间留下来的政策进行增税,将原本大约2%的酒税,提高到了15%左右罢了。 百官哭,是因为他们属于士绅,属于地主阶级,是士绅地主的代表。 酒税对他们这群喜爱风花雪月,饮酒作诗的人来说,自然是一笔沉重的赋税。 可这又如何呢?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大灾之下,百姓会把粮食拿来酿酒的人终究是少数,而这少数的人,朱由检会用一种酒来补偿他们。 山西、北直隶和各省的番薯田正愁没地方使,用来酿酒地瓜烧,然后低价售卖给百姓并不是什么难事。 地瓜烧对于百姓来说,也没有那么难喝,反倒是这群喜欢吟诗作对的百官,那些骄奢淫逸的士绅富商喝不下去。 喝不下去,想喝好的,那就拿银子出来。 把银子交出来,朝廷自然会给他们饮酒的自由,毕竟他朱由检也不是什么魔鬼。 “殿下如此强势,难道不怕悠悠百姓之口吗?!” 百官之中,有一人忽的站了出来,而朱由检闻声却被他给逗笑了出来。 他这一笑,倒是百官有些害怕了,纷纷闭上了嘴的同时,隐晦的后退一步。 “悠悠之口……” 朱由检靠在椅子上,呢喃着这四个字,但在安静的局面下让百官听得清清楚楚。 “这悠悠之口是商贾啊,还是百姓啊?”朱由检看着那名站出来的官员,而那官员也眼神闪躲了起来。 对面他的闪躲,朱由检看向了其余人,许多人也纷纷眼神躲闪。 望着他们,朱由检忍不住摇头道: “你们站在这皇极殿上,几时花时间去看过百姓的生活?” “寻常百姓,大多都私自酿酒,自酿自饮,每斤一文钱,一年三十文能造成什么影响?” “倒是那地方上的豪强、士绅,还有你们这群百官家中,美酒一排排的藏好,见到所谓什么大儒的时候取出来,毫不顾忌的大喝特喝。” “作为朝廷的百官,朝廷亏待你们了吗?没有吧?” “每年正旦的赐钱,家中的赋税,徭役减免,还有在衙门内的吃喝用度,出行住宿,哪一样不是朝廷养着你们?” “喔……嫌弃俸禄低?”朱由检站了起来,侧头询问百官,又像是自言自语。 “俸禄低吗?”朱由检再度质问,这时顾秉谦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持着笏板道:“不低……” “诶……我看有些低了。”朱由检双手抱胸站在高台之上,俯视百官。 “只是俸禄低可以提,大明朝二百余年没有涨过俸禄,提一嘴也不会如何。” “孤知道,近些年来,你们眼红五军都督府的俸禄高,那这样吧、从今日起,百官俸禄翻三倍如何?” “我等死罪……” 人群之中的姚宗文等人察觉到了不妙,纷纷开始跪下唱声认罪,而其余百官也纷纷跟随。 乌压压的百官全部跪下,而朱由检则是一改和善和轻浮,怒叱道: “也不想想你们之中有人贪墨了多少银子,以为孤不知道?” “《大明律》是怎么说的?贪墨多少银子处死?剥皮充草又是多少?” “想涨俸禄?可以……朝廷不富裕怎么涨?难不成要把将士们的军饷截了,然后把俸禄发到你们手上吗?” “黄帝内经有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近些年来,若不是陛下与孤改革税法,增入税赋,尔等手中的俸禄能拿到吗?” “还是说,你们也看不上朝廷的俸禄,而是靠地方官员商贾的“润笔”来度日?!” “殿下息怒……” 朱由检首次把润笔银在朝堂之上说了出来,百官们纷纷拜倒在地,只因他们反应过来了,朱由检只是和他们走个流程,而不是真的问询他们。 主动跳出来的人,不挨打才奇怪…… “我看这《大明律》该改一改了,从今日起,再有私下收取润笔银者,阖家流放东山府,三族打乱,迁移关外!” 朱由检轻叱着,并将手搭在了椅子上,而百官闻言便争先恐后道: “殿下不可啊……” “殿下息怒,我等也是为了百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