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辽东备战
,御马监南场的四百万石粮也全部调往琉球府。” “三年后,我要看到琉球府开垦数百万亩耕地,养活上百万人。” 朱由检下达了军令,并在之后对王承恩道: “押运一百五十万两前往辽东,再请皇兄调内帑六十万两。” “天津船厂的一千料、三百料运粮船速度也必须要跟上,眼下应该只有六百艘对吧?在开战前必须达到两千艘。” “战后船只调往琉球府,交付海巡司。” 水路是节省民夫和人力的办法,并且建虏也根本无法对付有火炮的运粮船,因此这是最安全的一条运粮路线。 只要保证了水路,那么大军就可以收复抚顺、开原、铁岭等地。 没了这几个粮食产地,努尔哈赤就算迁走了人口也没用,迟早得饿死在山中。 现在朱由检面对的唯一问题,就是东部战线。 这个问题,需要等待孙传庭他们抵达京城才行。 想到这、朱由检对陆文昭询问道:“孙传庭他们行军到何处了?” “回殿下、已经抵达开封,大概五月末便能抵达京城。”陆文昭作揖回应,而朱由检算了算时间。 五月末抵达京城,那么走海路前往辽东的话,最少需要一个半月才能将十几万大军运往辽东。 也就是说、七月中旬大军就能抵达辽东,而秋收是七月下旬开始…… “时间上还来得及。”朱由检微微颔首,而陆文昭询问道: “不提前定下各部行军的路线吗?老奴那边似乎有了变化,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恐怕会有些纰漏。” “大军渡海,我五月中旬便会前往辽东,让孙传庭他们轻骑前往广宁议事。”朱由检冷静的说出自己的布置。 努尔哈赤的兵马变动很快,一旦辽东变,他会跟着变。 因此干脆就等孙传庭他们抵达后再制定计划和行军路线,避免被努尔哈赤察觉。 “自今日起,辽东所有商贾禁止出城,除百姓出城劳作外,只有兵马可以调动出城!” 朱由检沉声下令,便直接杜绝了行商四处行走,窥探明军调动的机会。 陆文昭应下,而朱由检也继续投入了枯燥乏味的沙盘推演中。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同月、朝鲜的使臣也在四月二十日抵达了紫禁城。 使臣呈文于内阁,力图“辩诬”,而内阁也倾向于册封,但碍于“天朝事体”,要先行调查。 五月初一、礼部派出的查官陈继盛将收集到的朝鲜臣民一千二百余人的意见呈报内阁,所有朝鲜臣民都认为李珲暴虐,并且有亏上朝再造之恩。 这些证词、证实了李倧政权所言不虚,因此礼部遂于天启三年五月十二上疏皇帝,认为根据一些证据和杨镐所调查的结果来看,李珲悖逆、李倧恭顺属实。 从“联鲜制奴”的大局出发,可以权且不顾“纲常名义”,同意朝鲜请求。 朱由校接到了奏疏后,询问了一下朱由检的想法,而朱由检则是以当初李倧等人答应的,明军移驻镜城都护府为由,建议批准封李倧为朝鲜国王,并且在辽东收复之战后,在镜城都护府驻扎三营兵马。 朱由检的意见很重要,朱由校在听后,便下旨批准李倧为朝鲜的新任国王。 五月十五日,携带明朝准封敕谕的朝鲜全使团总算完成使命,乘船返回朝鲜。 一时间、李倧正式坐稳了朝鲜王位,只等辽东收复之战结束后,等待大明派使臣观礼就能正式称王。 有了大明的撑腰,李倧对大北派的官员就开始了大清洗,首先是将反对明军入驻镜城都护府的官员全部论罪处死。 其次用抄家得到了的银钱,以“回报皇明上朝”的口号,向辽东镇江府运送黄金百两,米麦一万四千石,耕牛三百头。 这举动倒是让朱由校和朱由检十分满意,于是提前在五月二十日派出使臣,前往朝鲜直接册封观礼。 同一天、朱由检也统帅骁骑、天策、龙骧、羽林等四骑卫向广宁进军,准备着手辽东会战。 大军出山海关,每人乘骑驽马,背后牵着四匹军马,配置豪华。 当驽马累了,全军便下马喂食豆料,休整半个时辰后继续赶赴广宁。 如此、十天之后大军便抵达了广宁城外,而在城外,熊廷弼已经为四骑卫准备好了临时的军营…… “齐王千岁——” 五月三十,当朱由检抵达广宁,熊廷弼带领孙承宗、袁应泰,以及辽东布政使司大小百余名官员迎接,而朱由检也翻身下马,第一次和自己在辽东臂膀的熊廷弼、袁应泰碰面。 熊廷弼高大,六尺有余的身高,让朱由检需要仰视他,而袁应泰相比较就属于是士人之中中人之姿的身材了。 五尺六寸不到的身高,比朱由检高了半个头,但不算太夸张。 至于孙承宗、虽然和朱由检的关系并不密切,但他在担任少詹事,教导朱由校学习的时候,朱由检也和对方碰过面。 朱由检对三人的印象都还不错,而作为受到照顾的熊廷弼和袁应泰对自家齐王的印象就更不用说了。 朱由检年纪轻轻就五尺四寸的身材,可以预见,未来的身高或许能达到五尺七八寸,是勇将型的身高和身材。 身高和体型只是代表了他对于个人身体素质的要求,但坳黑的皮肤就代表了他并不是蜷缩在军帐之中指手画脚的理论型将领。 他的模样继承了母亲刘氏,长得清秀坚毅,五官则是有些隔代传的模样,高鼻深目,和朱翊钧、朱棣、朱元章有些相似。 如果他带给人第一眼的仅有这些,恐怕旁人会觉得这是哪家将门子弟,但与外表相比,他的气势和气质比较更威严。 时刻微皱的眉头、让人第一眼便觉得他不好相处,稍微冷峻的眼神更是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