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在皇太极称帝之前的同年二月,他们就派出了英俄尔岱率领175个人组成的使团前往朝鲜,带着皇太极的书信要交给朝鲜国王,要求朝鲜从今年开始敬奉皇太极的尊号。可谁知朝鲜君臣都坚持明朝是正统。纵使清朝已经拥有蒙古的传国玉玺也白搭,还认为蒙古那帮人都是人臣,哪有资格和朝鲜国王平起平坐?总之朝鲜的态度就是,不承认。表现就是,关门,拒绝清朝使团进入朝鲜。 英俄尔岱在朝鲜受到了极大了羞辱,然后转头回去告诉皇太极,皇太极立马就写信给朝鲜仁祖,说蒙古那些贝勒都是元朝皇帝的后人,他们哪个不如你? 看信之后,仁祖和朝鲜官员很快就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惹怒了皇太极。 ……这里真的无力吐槽,你这不是废话吗?你做那么多事不惹怒就是圣父了。 皇太极是吗? 他不是。 这是胡湘湘之前对朝鲜的看法,觉得朝鲜跟脑子有洞的傻笔一样。 后来才感觉这就是弱国无外交啊,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但没有抵抗的实力,在夹缝中生活,真的好惨。 为了怕清廷怪罪,他们赶紧派人过来说明情况。说不见是因为国王当时生病了,再解释为什么不接受英俄尔岱的书信,那是因为这事从未有过先例,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不敢轻易接受,并非朝鲜故意而为之巴拉巴拉。 气氛算是稍微缓和了一些。 皇太极也暂时不计较,反正到时候只要称帝的时候人到场,跟着其他人一起跪着臣服就行。可到了称帝的那个四月,朝鲜使臣竟然拒绝参拜,以示抵抗。 真是反复横跳,耍人玩呢。 咳咳,其实这里就可以看出个体差异性了。 你说那些使臣难道还不知道在盛京做这些事会有什么后果吗?可他们就是选择这么做了。死就死,反正人就是不服从你,不承认你。别说是朝鲜国王,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们也只认明朝! 清朝这边: 奶奶的,这群王八犊子,开始不接见使臣,还拒绝接受八旗贝勒的联名举荐书,这会儿又拒不参拜,到底想闹哪样? 于是皇太极发出最后通牒,让这几个使臣带信给朝鲜国王,信中写道如果朝鲜国已经知道悔改,就送你们的子弟过来做为质子,要不然大清会在不久之后兵临城下。 结果使臣把信扔半路了…… 使臣表示他们受命出使,受尽了侮辱,但奈何不能自行了断。对于这样的事,古往今来都没有国,他们无法接受。现在能活着回国已经算是幸运,宁愿接受国家的惩罚。 他们这是死也不愿意承认。 其实从这里就已经看出来,朝鲜国内大半部分人都是不支持清朝的,不然怎么会连一个亲清的使臣都找不出来呢?国内的舆论普遍都是认为皇太极称帝是逾越,怎么能在明朝皇帝还在的时候就称帝呢?简直是荒唐。他们对清朝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还表示朝鲜并不是背盟,而是你清朝自己本身就不对。 但,这种事能讲道理就能成的吗? 十二月,皇太极亲率满蒙十万大军亲临朝鲜,他们特意避开了朝鲜严防死守的义州城,直逼汉城,在击败朝鲜各路援军之后,皇太极他们彻底将仁祖围困在了南汉山城。 皇太极表示这次发兵并非想兵戎相见,他本是觉得朝鲜与大清国土接壤,想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奈何朝鲜的国君到臣子都不愿意。 仁祖无可奈何,只能被迫派遣使臣去请和,但清廷方面需要朝鲜做为大清的臣属。 然后这个问题又成为了朝鲜上下讨论的焦点。 他们即使到了这个程度也还是不愿意向大清俯首称臣,一致认为还是要像原来那样以兄弟国相称,并且他们在信中特意使用了明朝崇祯的年号。 你说都打到城脚下了,皇太极还会和他们讨价还价吗? 加紧围城,赶紧的,看到时候谁急。 于是在十天后,看到援军始终无法进来,咳咳,因为都被清军打跑了。 朝鲜的希望破灭,已经开始有了投降的意味。 但投降是一回事,嘴还是硬的,这个时候仍是强调自己是小国,只是因为大清是强国,并非臣属关系。 朝鲜这么回答,皇太极自然还是不满意,便让英俄尔岱告诉朝鲜使臣,现在大清要求改了。不仅要求朝鲜对大清称臣,还要仁祖本人出城亲自跪在大清皇帝面前。 朝鲜方面害怕宋朝靖康之耻出现,在这里吐槽下,这担心还真可能,毕竟对方都是金国人,咳咳。 总之他们就是不放国王出去。 胡湘湘也觉得这得是多大的屈辱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