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 君权与相权
被官僚体系排挤,而不是说圣旨不合法。
如果皇帝有自己能够完全控制的下属,如果皇帝掌控者能够独立贯彻自己意志的执行力量,根本就不会在意圣旨有没有票拟。.
世祖皇帝掌权的过程,就是重新建立自己班底的过程,也直接打碎了所谓的票拟惯例。
作为皇帝的朱简炎,以及当过皇帝的朱仲梁,都比臣子们对相权更加的敏感。
所以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后,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设立中央朝廷分管九卿的同时,必须调整和明确九卿们的决策范围。
九卿仍然只能是某一个范围的决策者,并且不是最终决策者。
宗伯相当于仁武朝之前的礼部尚书,只管文化、礼仪、教育,冢宰相当于以前的吏部尚书,只管官僚体系建设,司马相当于以前的兵部尚书,只管军事预算,军事建设放在都督府。
司徒管财政和税收,司空管工业和建设,司寇主管法治建设等等。
最终大体上还是按照朱仲梁的思路,基本上按照传统的九卿的职责去做了分配。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例如把民政从管财政的司徒身上了下来,分给太保管。
与此同时,九卿也不能是大域的真正主官,不能具有分管的大域内的“通用决策权”。
在仁武朝之前,朱元章之后,虽然完全拿到了中央衙署的通用决策权,但是地方上的决策权还是经常会在主管官员手中统一。
巡抚和总督都是某种形式上的地方通用决策者。
是到了仁武朝自后,再次将地方的决策权也全部分开了,原本已经基本固定化的巡抚和总督,再次逐步回到了特事特派,事毕撤销的最初模式。
还在府县两级都设立了独立的司法和监督机构,不再是知府和知县独尊了。
现在也当然不可能把一个大域的通用决策权交给分管九卿。
朱简炎和朱仲梁甚至不准备给分管九卿任何大域事务的直接决策权。
九卿们的主要职务,也是正式的第一职务,被确定为被分派管辖的几个中央衙署事务。
他们会成为皇帝之下的中央朝廷的最高决策团的成员。
但不是分管大域的主官。
大域的主官,仍然是总督、都护、提刑官、御史们,当地的绝大部分常规事务,应该由他们在当地直接做出决定,降低中央朝廷出面的事务的比例。
否则降低中央衙署工作压力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
剩余的仍然需要专门报送中央朝廷的事务中,绝大部分的常规事务仍然要按照流程交给对应的中央衙署去处理,也不能直接送给分管的九卿。
设立大域总督、都护、提刑官、御史之后,对于朝廷的各个部门而言,相当于将这个大域的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合并成了一个更大的省。
对应部门需要联络的人员数量直接缩减了一个数量级。
大域虽然有六个主官,作为“通用决策权”掌控者的皇帝,如果要直接管理大域,当然熟悉所有大域的所有五十四个主官的情况。
但朝廷的每一个部门,都是没有通用决策权,都只负责具体的某一类型的事务。
他们实际需要联络的人员,只是每个大域六个主官中的对应的那个。
户部负责民政,只需要联络分管的都护,经常传递公文的也肯定是都护手下的文书,不需要在意总督是谁,不可能知道总督手下有几个幕僚。
兵部负责军事预算,只需要联络总督,也不需要在意都护是谁。
刑部和都察院只需要联络提刑官,也不需要理会政务和军务的事情。
对于各个部门而言,九个大域就是多了九个联络人,增长幅度完全可以接受。
反过来看,大域的主管们,也都只是分管某一摊子事情,需要联络的部门仍然只有几个。
所以大域的事务直接送给分管部门的方式不会有问题。
这些事务到了对应部门之后,其中需要九卿做决定的,才会送到对应九卿面前。
九卿也是各自分管几个部门的一摊子事情,主要经常对接只有五六个部门的尚书,最多再加上总共十几个侍郎,以及几个经常来送文件的文书人员而已。
他们同样能够相对轻松的应付下来。
最后,只有朱仲梁和朱简炎专门列举出来的,皇帝认为应当和有必要直接让皇帝知晓,需要直接交给去做决定的特殊事务,才可以通过大域分管九卿直接送到皇帝面前。
这些事务的决策权仍然留在皇帝手中,而不是交给分管的九卿们去行使。
分管大域的九卿,是皇帝与大域直接沟通的桥梁,是皇帝与大域联络的中间人。
大域的官员太多,直接找皇帝,皇帝管不过来,所以让分管九卿做中转。
最终,九卿与分管大域的直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