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九卿
南洋和柔佛府日常工作的同时,在休息和吃喝的时候思考自己老爹提出来的问题。
“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发现不了可能存在的很大的问题……”
朱靖垣在这个有点拗口的逻辑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标题。
工业革命的生产力爆发式增长的红利,与世界大战胜利的扩张和收入红利,叠加起来之后掩盖了绝大部分的问题。
就算是大规模的撤藩设高官期严重缺少合格的官僚,就算是省份数量和清吏司数量暴涨,让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效率大幅度下滑。
在行政区划和中央衙署改革之前,也没有影响整个大明上下一片烈火烹油的气象。
还有其他什么比这些更大的问题,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出来?
或者说,不是发现的,而是分析判断,应该存在,应该会出现的问题。
工商业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传统伦理习惯的颠覆。
民间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迅速膨胀,让民间资本力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皇室财团同样会随着技术革命,出现了跨越数量级的膨胀。
至于行政区划和中央衙署改革的影响,当然是能够缓解目前的管理困境的。
也是必须要这种改革和调整的,否则一旦技术和战争红利消退,朝廷可能会迅速陷入崩溃。
增加管理层级必然降低实际管理效率。
最高决策者的意志,在向底层传递的过程中,必然会随着行政级别的增加,而不断的衰减。
不过增加管理层级的地方,本来绝大部分都是海外藩国,是高度自治的地方,朝廷对当地的而控制只能算是“软性”的。
转化为省份之后,朝廷对当地的控制就变成刚性的,强制的了。
哪怕是增设了大域级这一级管理机构,朝廷对海外省份的控制力量,肯定是仍然超过原有的藩属国时代的。
与此同时,大明本土的省份仍然会保持直辖状态,掌控力不会大规模衰减。
朝廷对本土的掌控力不变,对海外的掌控力上升,综合来看的话,力量也是在上升的。
大明朝廷的力量自然也是大规模的增长了的。
但是,民间资本在在跨越式的增长,皇室财团也是在跨越式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肯定是远远超过朝廷力量的增长。
综合对比下来,朝廷的力量相对民间和皇室而言,会组建出现明显的衰减趋势。
长此以往,更强强大的皇室会试图完全压制朝廷,官僚系统也会加速倒向民间资本。
朝廷、皇室、民间资本三者之间的稳定姿态会逐步失衡。
朱靖垣的报告或者说论文,断断续续的构思,断断续续的写,断断续续的发给朱简炎。
这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
当朱靖垣最后的判断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康安六年八月份了。
朱靖垣也真的发现了一个足够巨大的问题。
皇室力量的过度膨胀,对皇帝而言未必是好事。
朝廷的力量不断减弱,对皇帝而言也未必是好事。
大明皇帝的统治力,来源于三个方面,而不是一个方面。
如果大明皇帝只是皇室的族长,那对皇室的控制力远远低于现在。
如果没有庞然大物的皇室和皇庄,皇帝也会被官僚体系折腾的焦头烂额。
皇帝依赖官僚体系制衡皇室,也依赖皇室制衡官僚体系。
随着工商业的持续跨越式的发展,民间资本官僚体系的联系肯定会越来越紧密,那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腐败和统治能力衰退。
以及最重要的官僚利益与皇帝利益的背离。
官僚体系与民间资本完全结合,官僚体系完全代表民间资本利益的时候,就不会再理所当然的服从皇帝的意志,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该要求设立议会,限制皇权了。
到时候皇帝就只能全面倒向皇室了,那必然会导致皇帝对皇室的控制力降低,这也会加剧皇室成员的腐败,提前激化皇室内部的矛盾……
所以必须控制这个过程,必须要增强朝廷的力量,增强官僚体系的力量了。
制造官僚体系与民间资本的对立,严格的控制两者的媾和程度……
尽可能维持皇室、朝廷、民间资本三者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