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小木床上,看看妈妈,爸爸,奶奶,自己和自己玩儿,吃会儿手手,又抓着木床护栏使劲。 简璐抱着椰子壳从双双面前走过,正和程铮说话的她没注意闺女啊啊啊叫着。 “aa!” 双双模仿着妈妈教过的发音,可仍旧不是很标准,看着妈妈爸爸走远,双双又开始吃手手。 —— 海岛上,简璐家难得吃上一回猪肉,这可羡煞不少人。 猪肉人人都想,这样的油水不是别的肉能代替的。 尤其是对于刚来海岛上的知青来说。 “天天吃的我心里头难受啊。” “我真想吃肉,那些海里的东西也不好吃啊。” 来海岛上一段时间,知青们从原本抱着的来建设农村的积极想法,到逐渐萎靡。 一群人都是城里人,哪怕家里人多,可生活条件和工资收入都比乡下好,而且,在城里他们都是学生,或者是工人,再不然就是无业游民,哪里需要天天干活挣工分啊! 怨声四起,一个个都从水灵的茄子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刚哥,我在你这儿躺会儿啊。”陈开一头倒在室友陈华刚的床上。 川流公社卫洪生产大队的知青所原本有9名知青 ,这回又来了8人,地方一下就挤了,男知青的大集体宿舍住了6人,小宿舍挤了4人,女知青住的大宿舍,挤了7人。 住的地方拥挤,简直比城里的筒子楼还挤,大伙儿更加难受。 “你躺着吧。” 陈华刚看向躺得四仰八叉的陈开,两人本家姓,却是才认识。不过因为这个缘故,最早熟识起来,陈开连哥都叫上了。 “这日子过得是真难啊!我干嘛要来下乡!” “那是你想不来就不来的啊?” “对呀,我还不想来呢,要是我在城里有工作,至于乡下吗?” 现在城里的政策便是如此,没有工作的青年都要下乡,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除外。 可这年头哪有什么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啊?都是生好几个的,那是轮番下乡! “我堂弟去的北边插队,我觉得他那地方好,估摸山里还有野狍子有菌子!”陈华刚心里不得劲,自己怎么被分配到南边来了。 这儿还热得不行,眼瞅着快到11月了,干活竟然还能出汗的。 “那你堂弟运气好,北边吃的多啊!不像我们这儿,那些海里的东西一股腥味儿,我都不想吃!” 大队集体食堂办得粗糙,处理得随意,也舍不得放油,海鲜本来就容易有腥味,最后味道自然一般。 “早知道你就该跟堂弟一块儿去。”陈开双手一伸,在陈华刚床上瞎舞,想活动活动筋骨,手一伸,碰到个戳手的尖角。 “哎,这啥啊?刚哥,你还有信啊?”陈开拿过戳着自己的罪魁祸首一看,是个信封。 “什么信?” 陈华刚接过来一看,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事儿要办,“哦,是我下乡之前我堂弟从北边寄回来的,给家里寄了点儿晒干的野菇子,顺便让我带封信,说是他插队那儿的一个老头儿的闺女嫁到这海岛上来了,挺多年不跟家里联系,没法寄信,只知道她嫁的男人是那边部队的一团长,这不是知道我要分到这边嘛,让我想想法子能不能递封信去。” “这样啊,我看看。”陈开凑过去看一眼黄色信封,“收件人,简璐。那你过阵子问问去,兴许人军官感谢我们,能送我们点儿吃的!” “美得你!” —— “璐璐,有你的信!” 家属院里,冯秀慧刚从外头回来,见到有给简璐的信便带回来,看着信封上的寄信地址,还是老家来的。 简璐接过信道了谢,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拆开信封。 信依然是三姐简欣寄来的。 “你三姐又寄信来啦?”王大娘在院子里纳鞋底,趁着这会儿天还亮堂,抓紧做针线活,夜里就能省下电费。 “是。”简璐一目十行阅读起来,这几年,她一直和三姐有书信往来,当然,执笔的是三姐夫,三姐口述。 前头照例是三姐说起自家三姐妹的事儿,三姐去年怀了二胎,现在一儿一女,日子过得不错。大姐在婆家也还行 , ✂, 很是热闹,简欣还跑去看了热闹。二姐在另一个生产大队过得挺滋润,三姐在信里说道。 “二姐可真是不得了,二姐夫家里好几个兄弟,一大家子人住一块儿,你猜怎么着,她婆婆最近摔了腿,得躺床上俩月不能下床,居然把掌家大权给二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