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漠北省
了盔甲,连轻量化的胸甲都不要,直接光熘熘的骑马作战,大部分时候也更喜欢用马刀作战,有时候也会下马用火枪列阵作战,这一般是在防御作战的时候。
至于遂发手枪什么的,这玩意就是个自卫武器以及装饰品。
但是,楚军骑兵并没有完全的放弃盔甲,只是楚军把盔甲转移到了重骑兵部队里。
在早年发展了胸甲重骑兵后,最近几年楚军骑兵又陆续出来了半身甲重骑兵。
这些重骑兵都拥有比较明确的作战方式,那就是列阵冲锋!
以高头大马,身披厚甲,冒着敌人的箭支,列阵冲上去和敌人厮杀,或者用来对抗敌人的轻骑兵部队等等。
列阵冲锋,是他们的唯一作战方式。
而且列阵冲击能力极为强悍,对方如果没有完善的枪炮火力,根本就不可能阻挡这样的重骑兵冲击。
从后世的军事角度而言,骑兵的盔甲覆盖面积是越来越小的,但是楚军的骑兵盔甲发展则是反反复复。
早些年玩传统的全身甲,然后是半身甲,再到后来比较激进的无甲轻骑兵以及胸甲重骑兵。
但是玩了几年后,现在又开始搞回半身甲。
这种明显是倒退了。
但是,军事发展有时候并不是看自己如何的,而是要看对手的……如果对手清一色枪炮,楚军早就把盔甲扔了。
但问题是对手他们没有大量的枪炮,还在大规模使用弓箭刀剑长矛这些冷兵器啊。
对付这些冷兵器,盔甲依旧能够给士兵们带来优越的防护能力。
具体到了第二骑兵军这边,第二骑兵军里下属的多个主力骑兵里,有一个半身甲重兵,两个胸甲重骑兵,剩下的则是携带了轻量化胸甲的骠骑兵。
这些骑兵们到了战场上穿不穿盔甲,还得看情况……看对面的准格尔骑兵装备的是弓箭为主还是火枪为主。
但是不管如何,把盔甲先带上总是没错的。
第二骑兵军在六月份率先发动,全军接近两万人携带了六万多匹战马或役用马。
还拉着好几十门的骑兵火炮以及数量众多的四轮、双轮辎重马车,浩浩荡荡的从漠南蒙古西部一路西进。
这人、马加起来八万多在草原上行动,这声势可大了去,对面的准格尔人哪怕都是瞎子,也能听见草原上的大量马匹奔腾的马蹄声。
几乎第一时间里,对面的准格尔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快速把消息往后方传递。
临近前线,一边放牧一边监视对面的楚军,作为准格尔第一道防线的几个小部落,第一时间就撒开了脚丫子往后跑。
这些都是被派到前线来的小部落而已,哪怕老幼妇孺加起来也就那么几千人,还没对面的楚军骑兵兵力多呢……
他们的职责就是监视,发现楚军进攻后第一时间通报,并不是说真的要在前线阻挡楚军进攻。
沿途的几个准格尔方面的小部落望风而逃,第二骑兵军也没有派兵追上去,而是不紧不慢的西进,甚至还稍微散开,扩大了覆盖面。
这是为了进一步驱逐,挤压准格尔的战略空间,逼迫敌人主力出现并和己方交战。
所以,前期的第二骑兵军的行动,并不是和敌人交战为主,而是摆开阵势对沿途的敌人部落进行驱逐,挤压他们的战略空间,迫使他们交战。
至于和敌军的大规模作战,短时间内大概率打不起来,乐观估计的话,恐怕要等到楚军深入准格尔腹地之后,对面的主力才会出现,然后在时机恰当的时候才会发动进攻或拦截。
在广阔的草原上作战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必守之地,战略要地,甚至都没有后方这种说法。
敌人如果不愿意你和打,一直躲着你,其实你也没辙……
所以,楚军的方式就是逐步压迫,通过兵力优势占据更多的地盘,然后把敌人有生力量逼迫到某一片区域后,让他们不得不应战!
逐步压缩空间,找到敌人的主力击溃之,这是楚军高层针对广阔的草原地区作战所执行的策略。
当然了,说是这么说,但是具体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还是那句话,草原那么大,楚军第二骑兵军两万人散开,也控制不了多大的区域,而且对方又都是游牧民族,把帐篷一手,牛羊马匹一赶分分钟就能走人。
以至于第二骑兵军出动半个月了,竟然连任何敌人都没遇上……
当然了,少数前出的侦骑倒是能偶尔发现一些零散的准格尔骑兵,甚至是一些小部落,甚至侦骑之间还会爆发一些零星的战斗。
但问题是,这些零星的战斗影响不了战局。
如果按照传统观念来说,楚军这样的作战方式可能就是跑出去几个月,但就是找不到可以交战敌人,等到携带的补给消耗的差不多,后勤补给又上不来的时候就被迫退军了。
但是……那